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李明聖:論信仰

2019年03月07日09:36    來源:前線網--《前線》雜志

原標題:論信仰

信仰是一種強烈的信念,是對某種思想、宗教或人物的信奉和敬仰,是心靈的產物,是無悔的選擇、不懈的奮斗與持久的堅守。

信仰是人生的總目標。人生是一次有目標的旅行,決定人生目標的是人的信仰。馬克思終身致力於社會正義和人類解放,全然不在意自己的顛沛流離、窮困潦倒。陳獨秀、李大釗,當年的北京大學知名教授,擁有豐厚的薪資、崇高的地位和安逸的生活,為了救亡圖存、民族復興,奮不顧身創建中國共產黨。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神父哥白尼,堅持真理,修正謬誤,提出“太陽中心”學說,向統治人類數千年的“地球中心”論挑戰,帶來人類宇宙觀的深刻革命,但終其一生不受羅馬教會待見。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因為維護“日心說”和反對一神論,被教會用火刑活活燒死。信仰照亮人類的生命。不同的信仰產生不同的目標,崇高的信仰伴隨崇高的追求。

信仰是行為的總司令。人的行為,是一種有選擇的活動。不論自主,還是被迫,不論深思熟慮,還是一時沖動,人生的軌跡由若干重大選擇和無數日常選擇構成。人們享有選擇的權利,也承受選擇的后果。決定人的選擇的,是對利弊得失的權衡,是基於善惡是非、好壞優劣的價值判斷,超越利益權衡和價值判斷的則是信仰。集體主義者選擇集體優先,利己主義者選擇個人至上,理想主義者選擇美好憧憬,拜金主義者選擇唯利是圖,和平主義者選擇人類友善,恐怖主義者選擇濫殺無辜。信仰引導人的行為。不同的信仰導致不同的行為,正確的信仰伴隨正確的選擇。

信仰是力量的總源泉。力量是物質和精神的總和。中央紅軍長征25000裡,出發時8萬之眾,到達陝北時不足8000,損失的將士中,有英勇戰死者,有傷病離隊者,也有身體虛弱的落伍者和意志薄弱的逃跑者。長征是槍林彈雨、圍追堵截之中的生死遠征,也是跋涉萬水千山、跨越雪山草地的艱苦轉戰。那些最終到達陝北的人,是戰爭幸存者、身體強健者和意志堅定者,支撐他們的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共產主義。信仰是人的心力之源、體力之源、定力之源,是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之源,也是社會的活力之源。信仰決定人的品位,點燃人的激情,激發人的潛能。堅定的信仰伴隨堅定的力量。

信仰是精神的制高點。精神是人的內心世界及其外在表現的有機統一。德國思想家克勞塞維茨說,物質是刀柄,精神是刀刃。在這個意義上講,信仰就是掌握刀柄的刀神。為了讓林縣人過上好日子,原河南省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和縣長李貴,帶領林縣人民,用簡陋的技術和原始的設備,在不可能的時間——吃不飽飯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可能的地點——太行山的千仞絕壁之上,修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工程——紅旗渠,譜寫了一部艱苦奮斗戰太行的英雄史詩。后來,他們的一代又一代繼任者,把握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續寫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動人三部曲,終於讓林縣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信仰決定人的格局,決定人的膽略,也決定人的能量。一個以社會正義和人類解放為己任的人,必定高瞻遠矚,膽略過人,氣場十足,更具凝聚力和影響力。信仰是社會的良心、是民族的靈魂、是人類的精神支柱。不朽的信仰伴隨不朽的建樹。

(作者:李明聖,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總編輯)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