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時代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的偉大意義

鄭佳然

2019年03月11日09:27    來源:紅旗文稿

原標題:新時代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的偉大意義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改革開放精神”概括了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他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正是在這種精神狀態之下,經過不懈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新時代的宏偉藍圖,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任務更加艱巨、挑戰更加嚴峻,要勝利實現既定戰略目標,需要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堅定不移繼續走好改革開放之路。

  一、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需要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精神鮮明地體現在通過變革實現人民富裕和國家富強的堅定信念上,這也是新時代支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精神之基。

  變革圖強的堅定信念是改革開放進程得以不斷推進的力量之源。《周易》有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變革圖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淋漓盡致地體現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設立經濟特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支持並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每一次變革,都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奮力推進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我們黨始終堅定變革圖強的信念,帶領人民群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大膽地改,從而不斷突破僵化觀念和體制機制藩籬的束縛,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需要堅守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精神信念。改革開放40年間,各種質疑和否定之聲從未間斷。有些人堅持西方中心主義論調,以西方的發展經驗和制度標准衡量中國改革開放,認為僅僅吸收借鑒還不夠,全盤西化才是改革正途﹔有些人借古非今,割裂改革開放前后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兩個歷史時期,認為改革開放把中國引向一條非社會主義的道路﹔有些人抓住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不放,無限放大這些問題,隻看支流不看主流,以此削弱人們對改革開放的信心﹔也有些人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為保護其既得利益,阻撓調整既有利益格局的深化改革,希望改革就此止步﹔還有些抱有“中國威脅論”的外國人,將經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中國視為洪水猛獸,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制造各種外部壓力,試圖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貼上“國家資本主義”“資本社會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的標簽,以此否定中國的改革開放、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行百裡者半九十”。經過40年發展,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到需要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深水期和攻堅期,新時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不斷拓展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新時代改革開放已走到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更加需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和意志,更加需要勇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澄清認識誤區,凝聚思想共識,堅定不移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信仰、信念、信心,無論何時都至關重要。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不斷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要將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精神信念深植於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從變革圖強的理想信念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

  二、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需要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

  改革開放深刻改變著我國社會的基本面貌,歷史和實踐証明,改革開放是推動社會主要矛盾解決的活力之源。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是激勵當代中國人民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的精神動力。

  改革開放之初,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黨帶領人民抓住大力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致力於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經過持續不斷地努力奮斗,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已經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改革開放的發展進程中很大程度上得以緩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進一步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基礎上,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面對人民群眾變化了的實際需要,我國當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為深化改革開放指明了發展目標和前進方向。改革開放是推動社會矛盾得以解決的動力,推動這些矛盾解決,需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充分發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推動社會主要矛盾解決,要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有機統一。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縱觀改革開放的實踐,每一步的突破都離不開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的目的在於更好實事求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科學判斷,正是黨中央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科學分析我國發展的客觀實際而作出的。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轉變,更加需要堅持從問題出發,從國情和實際出發,既大膽探索又腳踏實地,敢闖敢干,大膽實踐,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推動社會主要矛盾解決,要堅持不懈開拓創新。改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未來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創新活力旺盛、區域布局協調、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發展新格局,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更加需要自覺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更加需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把創新作為發展第一動力,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精神,推動形成更加濃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創新氛圍,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推動社會主要矛盾解決,還要勇於破難題、闖難關。改革開放成績的取得無不是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結果。進入新時代,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過程中,面臨的都是一個又一個難啃的硬骨頭。要堅持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重點推進國企國資、壟斷行業、產權保護、財稅金融、鄉村振興、社會保障、對外開放、生態文明等關鍵領域的改革,更加需要做好攻堅克難的心理准備,在重點、短板、弱項方面奮發圖強,找准突破口,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果。

  三、新時代戰略安排的順利實現需要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幾十年來,黨始終緊緊扭住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個目標,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階段性戰略任務。其中前兩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礎上,我們黨進一步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戰略安排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明確了奮斗方向,順利實現這一戰略安排,需要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的指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弘揚奮發有為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全面小康,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和平均水平上,還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在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上達成目標。當前,我們還面臨著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這些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所在。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任務還十分艱巨。因此,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持把改革持續推向深入,確保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弘揚一往無前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從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安排比原先制定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時間提前了15年,發展任務十分緊迫。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這一目標更加宏大。藍圖已經繪就,把藍圖變為現實,是一場新的長征。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改革開放之路,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從中國人民長期奮斗,尤其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所培育、發展起來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中汲取力量,咬定青山不放鬆,朝著這個偉大目標砥礪奮進。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跑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賽﹔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敢於直面困難風險挑戰,不能安於現狀、貪圖安逸、樂而忘憂﹔要始終保持耐心、充滿信心、堅定決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場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使之成為新時代砥礪前行的重要精神指引,凝聚起億萬民眾的磅礡偉力,堅定不移走好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