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高質量議案是對履職最好注解

武西奇

2019年03月11日09: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去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上海代表團共提出議案21件、建議101件,21件議案全部被作為大會正式議案”。3月3日下午,首場在滬全國人大代表與網友的交流活動中,說起代表履職情況,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陳靖代表語氣輕鬆。(3月4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事實上,上海團代表議案質量高,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據統計,2013-2017的5年間,上海團代表共提出議案111件,加上2018年的這21件,連續6年,所提議案全部被大會秘書處列為正式議案。

眾所周知,每年的全國“兩會”,人大代表約為2000多名,帶著議案參會的代表不在少數。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做到所提議案無一被退,絕非一件易事。畢竟,全國人大代表的議案一旦被接收,其中意見和建議很可能改變某部法律,甚至成為國家政策。正因為如此,全國人大在對議案審核把關的時候,絕對是高標准嚴要求。人大代表的議案,想被列為正式議案,沒有過硬的質量休想順利過關。

俗話說,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所提議案全部被作為大會正式議案,能取得這樣傲人成績,到底靠什麼?對此,一位上海團代表道出了成功秘笈,腿腳勤快、深入基層是必須的。

比如,為了提升《對口幫扶工作立法專題調研報告》和《大數據共享與安全專題調研報告》的質量,兩個調研組的幾十名代表,先后赴國務院扶貧辦、新疆喀什、青海果洛、雲南西雙版納、貴陽、杭州等地,考察了6個省區15個市(縣)。為時兩個多月,行程數萬公裡,代表們通過深入、細致、廣泛的調研,掌握了眾多真實情況和第一手資料,最終形成了兩份“含金量”較高的報告。

不必諱言,與上海團代表的履職精神相比,少數人大代表的功課顯然沒有做足。以至於,在“兩會”現場,總能時不時地聽到一些雷人的言論。比如“個稅起征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溺愛百姓可能讓他們變成刁民”“中國不存在上學難、上學貴問題”“公務員最好放半年的假”“春運鐵路一票難求在於票價太低”“要用高房價控制人口素質”等等,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為人大代表,要想履行好建言獻策職責,就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細心傾聽他們的呼聲,真切了解他們的願望,對他們想什麼、盼什麼、要求什麼、反對什麼,必須心中有數。把調研工作做扎實了,全面准確掌握社情民意,發言才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見的建議意見,議案才能“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人生因責任而忙碌,生命因盡責而精彩。人大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肩負著為民代言、建言的責任。珍惜榮譽、不負重托,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能主動植根人民,在調查研究中打撈民意,在廣接地氣中問政於民。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利用好參政議政機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傳遞給黨和政府。如此這般,黨和政府的決策才能更加契合民意,才能真正惠及人民,才能不偏離執政為民坐標。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武西奇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