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奇
2019年03月15日15: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了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在全國政協委員、東北大學校長趙繼看來,不“死磕”一線城市、不追逐“鐵飯碗”,正在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趨勢。(3月8日中國青年報)
前些年高校大幅度擴招,加之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的供需不平衡。在這樣的形勢下,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是高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重要民生工程。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平心而論,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隻要不挑肥揀瘦,謀份職業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可現實情況卻是,“最難就業季”似乎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讓不少大學生感到糾結,甚至直呼“為何偏偏輪到我”。
找工作,到底難不難?當然難。同時也必須看到,這種難,並不是絕對的。畢竟,對於當下的大學生來講,了解就業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選擇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各種就業服務的政策越來越多。問題在於,很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一線城市去不了,基層農村不想去,導致自己長期處於失業狀態。
相較於基層農村而言,在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晉升空間、發展機遇等諸多方面,一線城市具有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大城市確實很精彩,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城市也有很無奈的地方,比如競爭激烈、壓力山大、房價太高等等,都是必須要面對的骨感現實。與其在一線城市過著擰巴的日子,不如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要相信,隻要肯努力奮斗,基層農村也能大有作為,幸福感、獲得感也能滿滿。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不“死磕”一線城市,已成大學生就業的新趨勢。不久前,有媒體對全國34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綜合分析得出,近20所公布具體數據的高校,畢業生京外就業率超過90%,去基層就業成為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的選擇。北京大學共有562名學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清華大學共有288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
當然,要讓這種趨勢不斷放大,並形成一股主流,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如何讓大學生下得去、留得住,關鍵要從提升“吸引力”上著手,在薪酬待遇、 社會保險、 職稱評定、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同時借助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平台,為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用武之地。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讓能干事者有舞台,讓干成事者有奔頭,如此這般,大學生才願意到基層放飛自己夢想,才願意去農村書寫出彩人生。
到什麼地方就業,純屬個人權利和自由。是“死磕”一線城市,還是回基層農村,大學生在選擇的時候,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多點理性少點任性,不跟風不盲從,這樣才能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