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2019年04月26日08: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單位工作中,常聽到個別同志接待群眾時,習慣在對話交流中加個“又”字。譬如,見到群眾來訪,先來一句“咋又來了”﹔還未等群眾開口言明來意,冒出一句“又怎麼了”﹔群眾准備回家時,飄出一句“莫又要找事”。一個小小的“又”字,雖無傷大雅,聽起來往往讓人覺得“不是滋味”。
試想,群眾為何“又”來,無非是問題沒有解決、訴求沒有回音、事情沒有辦好。若此時加一個“又”字,豈不是明知故問、多此一舉。“做好服務是本分,服務不好是失職”,作為百姓群眾的公仆,替群眾辦成事、辦好事是干部本分和天職。面對群眾“又、雙、叒”來,本質上履職不到位、擔當不給力,就應認真反省自身的所作所為和實干成效、反思“心中愧疚”,而不是以“又”字詰問群眾、給群眾“添堵”。否則,如何做到“以百姓心為心”,於“一枝一葉總關情”中增進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很明顯可以看出,在“又”之前個別干部所干之事,就已經讓群眾不省心、不放心、不安心。所以群眾“多跑一趟”“再次上門”,按理,此刻干部更該拿出誠意和歉意撫平群眾的憂愁和焦慮。何況,在全國各地推行“最多跑一次”的辦事作風之際,讓群眾“又”來,本該“反求諸己”,竟然以一個“又”字向群眾“甩鍋”,無疑傷害群眾感情、寒了群眾心。也直觀折射出個別干部政治覺悟不高、宗旨意識淡薄,把群眾訴求看作麻煩,對群眾所托之事敷衍塞責。正因如此,把群眾來訪當“來鬧”,一個“又”字油然而“生”、脫口而出。
俗話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現實不能否認,少數群眾遇到的問題難以“一次解決”,難免“又”要來。但也應當看到,一個“又”字,會令群眾生出“我不該來”、“我來錯了”的念頭和沮喪感,無形中隔閡了黨群干群關系。古人雲,“良言一句三冬暖”。與群眾打交道、拉家常,注重溝通藝術和交流技巧也很重要,不然“煙火味”變成“炮火味”、接“地氣”變成接“瘴氣”,最終還是不能走進群眾心聲、契合群眾意願。
群眾之事無大小,作風建設無小事。一個“又”字寒了群眾心、也“涼”了干部作風。替群眾辦事首在一顆虔誠之心、跑腿之心、打雜之心,群眾提出“柴米油鹽”、“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等要求,於其而言就是開門生活、過好日子的大事要事。干部若對此“無感”,甚至不屑一顧,動輒以“又”反駁、拿“又”說事,難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損害群眾利益、敗壞黨員干部隊伍形象。作風建設關乎人心向背,“群眾盼什麼,我們干什麼”,為民服務還須秉持初心、涵養耐心、靜氣平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