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9日09:07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近日,北京市迎來降雪天氣,醫務人員、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堅守抗疫一線,為民服務。圖為3月1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一處核酸採樣點,醫務人員冒雪為居民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經超過1.5萬例,波及28個省份……我國疫情防控再次面臨嚴峻復雜的挑戰。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就是勝利。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採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從嚴從實抓好防疫,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鬆勁心態
“今年以來,我們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疫情快速上升,與我國疫情水平的‘壓力差’不斷增大。”國務院新聞辦3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給出了一組數字:今年1月至2月,輸入感染者數日均91例,遠高於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來,輸入感染者數日均超過200例,單日最高超過300例。
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王賀勝指出,除了“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外,還包括以下原因:一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性和隱匿性更強,使得疫情處置、控制難度加大﹔二是學生開學、工人復工等帶來人員大規模流動,加之會議培訓、婚喪嫁娶等聚集性活動增加,成為疫情的“傳播器”和“放大器”﹔三是有的地方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症狀輕、流感化,思想鬆懈麻痺,有“歇歇腳、緩一緩”的心態,各方面准備不足,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鬆了要求。
“影響巨大,教訓深刻。”3月1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近期本土確診病例溯源結果,感染來源聚焦於:境外輸入病例攜帶的病毒污染環境,由於管理疏漏引發本土感染並導致傳播。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表示,要認真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嚴格落實隔離點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的閉環管理。
“每次社會面出現疫情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校園。”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3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體上講,首先還是因為思想麻痺、放鬆警惕,特別是在較長時間疫情非常平穩的情況下,如何保持警覺,把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這是檢驗我們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這一點整個社會都面臨同樣問題。”
專家分析研判認為,全球本輪疫情高位流行,近期不會結束。我國仍將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病毒株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輸入來源更加隱匿,傳播方式更加多樣,疫情來源錯綜復雜,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復雜。這些特點,要求我們進一步提升監測預警的靈敏性,健全多點觸發的監測機制,切實提高疫情的“早發現”能力。
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要格外珍惜。形勢逼人,挑戰逼人,盡銳出戰,決戰決勝。當前,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鬆勁心態,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保持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了解床位及醫護人員比例等關鍵數據,對理解動態清零政策至關重要
3月17日,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數據,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21650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過去24小時,有202名確診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事實証明,奧密克戎的危害性遠遠超過流感。“流感是1個傳1至2個,奧密克戎是1個傳6至7個,傳播性非常高。”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指出。
盡管奧密克戎病死率低,但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2月初發表的統計,60歲至69歲死亡率為2.65%,70歲至79歲死亡率為9.87%,80歲以上死亡率為21.0%。“現在香港的粗死亡率為0.15%,若大批的感染在60歲以上的人群,死亡率會明顯增加。”鐘南山表示。
奧密克戎的超強傳染性,帶來的不僅是感染新冠病毒本身的威脅,還會帶來一系列次生影響。例如,嚴重擠佔醫療資源,大量病人因無法入院治療而迅速惡化,導致死亡病例快速增長,甚至影響其他疾病診療,最終擠佔其他病人的生存機會。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的重症監護內科醫生薩米爾·卡德裡進行了一項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在流感大流行期間面臨過早死亡風險的研究,這些醫院因病例量大而捉襟見肘。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死亡可以歸咎於醫療資源擠兌。“患者過度擁擠會導致死亡。”他說。
《紐約時報》在1月28日的一篇專題報道中,關注了不堪重負的英國醫療系統。文章指出,新冠確診病患數量激增,導致600萬例手術被延誤。傳染病控制顧問彼得·英格利希評論:“因為治療被推遲,病人或許錯過了治療。他們沒有得到本來可以得到的治療,所以他們死了。”
“如果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完全放開,對一線醫院的沖擊將是巨大的,作為醫護人員來說,也不贊成‘躺平’。”福建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醫務部主任李航告訴記者。
去年9月,莆田新冠疫情暴發,作為定點收治醫院的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收治住院患者228例。醫護人員高強度工作的經歷,讓李航記憶猶新。“實行兩點一線的管理,40多天時間沒有回家,有時來不及睡覺,就在辦公室搭行軍椅休息一會兒。”在他看來,“躺平”意味著新增確診病例激增,將極大增加醫院和醫療工作者的負擔,工作量陡增的同時,也會加重感染的風險。
面對患者激增的住院需求,了解床位及醫護人員比例等關鍵數據,對理解動態清零政策至關重要。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中國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為6.46張,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師2.9人,注冊護士3.34人,醫護比例偏低。
從數據來看,我國的醫療資源並非十分充足。當前,我國人口超過14億,其中65歲以上人口超過2億,佔全國人口的14.2%。一旦“躺平”,將在短時間內引起大量人群感染,甚至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我們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致大量的長者死亡,所以我們的政策仍然是爭取動態清零。”鐘南山說。
動態清零的做法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
動態清零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但也有觀點認為,動態清零不可避免給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造成影響。這筆賬到底該怎麼算?
“我國的防控實踐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應該說是來之不易的成績。”王賀勝說。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2月,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9.6%。
事實証明,動態清零的做法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既保障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又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從成本效率來看,我國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至2個最長潛伏期內快速處置、快速扑滅疫情,而非任其蔓延從而造成更大損失﹔
從成本效用來看,通過動態清零、精准防控,我國保証了絕大多數地區、絕大多數民眾正常的生產生活,減少了因疫情帶來的不便,乃至心理等健康問題﹔
從成本效益來看,對於防控成本所帶來的經濟收益,關鍵是要算大賬、算動態賬。如果僅按疫情發生地、按疫情發生時的成本來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不客觀的,應該將全國作為一個整體,算大的經濟賬、社會賬和民生賬。
堅持動態清零,也要算國際賬。中國在保持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和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的時間越長,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的收益就越大。”美國彭博社網站近日刊文提到,如果不是中國採取動態清零政策,全球供應鏈遭受的沖擊會比疫情暴發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嚴重。大范圍的商品短缺會推高已經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拖累看起來已經比奧密克戎毒株出現之前更為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
“菜籃子”出得了村、上得了桌﹔一條條火熱的生產線、暢通的物流動脈,支撐起按下“慢行鍵”的城市……此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保持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保障好群眾就醫需求。
任何防控措施都會有一定的代價,會對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帶來一些影響。通過科學精准防控把影響降到最低,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也是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的題中之義。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封控區裡的日子照常,居家辦公,孩子網課,什麼都沒有耽誤。外面警戒線拉著,隔板隔著,警察守著,‘大白們’忙著消殺,物業服務上門……這座孤島被愛與責任包圍著,深深感受到什麼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就是!”家住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裡街道的李女士所住樓棟出現了確診病例,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疫情離自己這麼近。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到懸著的心慢慢放下,隻要看到小區門口的黨旗飄揚,她和鄰居們就覺得踏實篤定、有了依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1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大國領袖深切的人民情懷。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動態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准防控。“快速”體現在快速發現、快速處置、快速阻斷。“精准”體現在疫情防控的流調排查、隔離管控、社區防控、臨床救治等全鏈條的各個環節。
300輛大型客車、6556名學生、85名帶隊老師……3月11日一早,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生全部轉運隔離。推動組織開展高質量的全員篩查,指導建設方艙醫院,調用征用酒店、保障房等擴充隔離房間,目前制約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瓶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各項防控措施正在加緊推進。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派出工作組,火速奔赴吉林、廣東、山東、河北、雲南、黑龍江等多個省份指導疫情處置工作。會同當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勢,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每日開展督查檢查,及時提出問題和建議,督促地方整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各疫情發生地的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進,部分地方已出現向好趨勢。
病毒傳播越快,越要突出科學精准防控。為科學應對奧密克戎傳播快、隱匿性強的新特點,各地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防范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認為,做到動態清零,最重要的是及時發現、及時阻斷、及時治療。如果這三個主要方面都能做到早、准、快,相信隨著防控措施力度的加大,這輪疫情會較快得到有效控制。
從阻擊戰的應急救治,到常態化的防控,再到迎戰德爾塔、奧密克戎的精准防控﹔從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到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強調要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輕症實行集中隔離管理……中國正在採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勢頭。
中國的抗疫實踐表明,堅持動態清零是14億多人口大國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線,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踐行,也是對國際抗疫的最大貢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 管筱璞 柴雅欣
相關專題 |
· 綜合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