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解超

2022年08月04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之“新”在於:中國的現代化具有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加具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和內涵。作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一條不平凡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於中國自身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於世界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貢獻之一: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成功推進和拓展了現代化

   自近代以來,追求現代化、改變貧窮落后局面,是中華民族對“落后就要挨打”殘酷現實的反思和回應。1949年3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就號召,“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盡早實現現代化。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編制實施五年規劃(計劃),提出“四個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付出了巨大而艱辛的努力,盡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經歷了這樣那樣的曲折,但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的前進方向是不變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決心是堅定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並在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實踐中摸索出正確航線。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就是人口規模巨大。因此,中國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其中,一個最為基本的實際情況是存在規模巨大的貧困人口。如何使規模巨大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是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破解的一道難題。為了解決貧困問題,黨領導人民接續奮斗,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進行不懈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這樣的成績在國際上是難以想象的。在2021年2月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庄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不僅意味著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意味著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與任務作出了關鍵性貢獻,更意味著中國為解決貧困這一全球治理的重點和難題、為保証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貢獻之二:豐富了現代化的內涵,創造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現代化道路的發展之路

   現代化肇始於西方國家,因緣於工業革命,因此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道路一直被看作典型的(甚至是唯一的)現代化的內涵,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影響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現代化的認知和實踐。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孜孜以求,帶領人民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進行了不懈奮斗。改革開放后,我們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先后實現了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發展目標,又經過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努力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了戰略部署,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堅持自己的理念、價值觀和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吸納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的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既遵循了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賦予現代化以新的內涵,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道路。中國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這樣一條現代化新道路,不僅豐富了現代化的內涵,而且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超越,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貢獻之三:增強了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進行現代化的信心

   實現現代化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特別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發展中國家擺脫了殖民國家的統治而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獨立之后,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就是盡可能快地進行國家建設,尤其是經濟建設,以便徹底擺脫政治經濟上的對外依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但這些國家在發展道路上往往選擇照抄照搬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這種脫離自身國情的發展,最后不僅沒能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反而容易陷入政治動蕩和社會撕裂的困境之中。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這條現代化新道路,既立足中國具體國情,強調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立自主,牢牢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從而有效化解了其他發展中國家遭遇到的依附式發展以及擺脫依附的“脫鉤”式發展的二元難題。這條現代化新道路,既符合中國客觀實際,體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特殊規律,又能夠緊跟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體現世界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因而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

   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在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經驗,不僅在理論和實踐上証明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可行的,而且也增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信心。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多維的,它向世界展現出現代化道路多樣性的同時,也証明著並將繼續証明這條道路的正確性。隻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下去,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解超,系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