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長
2024年10月23日08:30 來源:經濟日報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夢想。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實體經濟是強國之本和富民之基,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發展實體經濟、怎樣發展實體經濟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和根本遵循。在新征程上,正確認識實體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實體經濟發展方向和戰略思路,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體經濟沃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實體經濟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根基
強大而繁榮的實體經濟,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堅實物質技術基礎,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庄嚴宣告,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基本的支撐條件。一般而言,物質技術基礎是指一個社會或國家所擁有的生產物質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各種技術手段及物質基礎的總和,包括各種自然資源、生產工具、生產設備、交通設施、通信設施等。顯然,這些內容基本屬於實體經濟的范疇。
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發展興衰的歷史証明,發展實體經濟是通向現代化經濟強國之“利器”,沒有哪個大國是在實體經濟羸弱的基礎上繁榮強大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一直高度重視實體經濟。這既體現出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也彰顯了實體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實體經濟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的主要領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經濟發展經驗表明,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
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實體經濟的戰略地位、發展重點、思路舉措等重大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為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體經濟沃土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亦對發展實體經濟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
實體經濟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是邁向更高水平共同富裕的基礎條件,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要實現這一目標更離不開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所提供的物質生產資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無從提起。必須不斷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筑牢實體經濟根基。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實體經濟發展全過程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貫穿於實體經濟發展全過程,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更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為我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
創新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推動經濟發展、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在,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必須走創新的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需把握三個關鍵點:技術、制度和人才。一是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科技進步能夠催生出一系列新興產業,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這些新興產業不僅具有高增長性,還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優化升級。同時,科技進步還有利於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迭代,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有助於破除束縛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營造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吸引更多資本、人才和技術等創新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形成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的新局面。三是高度重視創新型人才對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作用。人才是科技創新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創新型人才兼具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強大的創新能力,能夠立足科技發展趨勢,不斷探索前沿技術和新型企業組織方式,對各類生產要素進行科學配置和優化組合,從而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
協調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始終並行存在,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脫離實體經濟的需要單槍匹馬去發展虛擬經濟或者追求虛擬經濟的自我循環,肯定是行不通的。同時,也不能沒有虛擬經濟。經濟發展實踐表明,虛擬經濟適度發展對實體經濟良性運行也很有必要,只是要把發展虛擬經濟落腳到為實體經濟服務上。因此,必須注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虛擬經濟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同時,還要協調好實體經濟的內部關系。實體經濟主要包括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農業和部分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既要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現代制造業,也要聚焦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還要緊密結合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能靠某個產業“單兵突進”,尤其是不能將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割裂、對立起來,而要堅持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在融合發展中優化產業結構、拓展發展空間。
綠色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實體經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要實現物質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愈加強烈,推動整個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綠色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旨在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探索循環經濟模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和實踐路徑。未來,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等問題,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推動實體經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開放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對實體經濟這個國民經濟的根基而言,隻有堅持開放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才能獲得全球競爭新優勢。面向未來,我國發展實體經濟要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對外開放。不僅要繼續堅持擴大制造業開放,還要將服務業作為重點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同時,要順應新領域新賽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綠色貿易發展,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准制定,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有利的開放制度環境。
共享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體經濟涉及業態多、涵蓋范圍廣、發展成效惠及面寬,是創造財富的源泉,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和創新驅動器。要將實現共同富裕這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讓實體經濟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實踐中,實體經濟發展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把重點放在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加快創新發展上。一方面,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作用,切實增加居民收入,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的就業﹔另一方面,各地要根據經濟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優勢,按照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多元發展和包容發展的原則選擇最具競爭力的產業或者產業集群,把握好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定位和互動關系,統籌發展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力爭在共享發展中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多措並舉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引擎,隻有持續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也才能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多措並舉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體經濟沃土。
第一,推動現代農業建設,夯實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當前,農業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還在農業農村。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必須立足人多地少的國情,打好農業基礎,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
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全力建設農業強國,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樹立大農業觀。大農業觀是一種更加全面、綜合和開放的農業發展理念,超越了單純的糧食種植,要求面向全部國土資源,發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並舉、種養加一體、產加銷貫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大農業。要按照大農業觀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環節提質提效,同時加強加工、流通、營銷、服務等全產業鏈的融合拓展,注重各環節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和整體效益,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和農民收入水平。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基礎設施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保障,要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健全農業防災減災體系方面下功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提供各種服務而構成的一個網絡體系。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力支持,如產前的種子、化肥、農藥、薄膜等生產資料供應服務,產中的耕種、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術服務,產后的農產品運輸、加工、銷售等服務。三是以數字化推動農業現代化。數字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是全場景的,深入農業生產、經營、流通各領域,能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國提供重要動能。從要素利用上看,農業數據要素在各領域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其他要素的投入替代和價值倍增作用。在生產領域,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融合能夠加速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流通領域,數字化助推供需有效對接,智慧物流、智慧倉儲降低了農產品流通成本,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連接﹔在經營組織方面,數字化有助於挖掘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生產潛能。數字賦能農業發展是大勢所趨和時代使然,需在加快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數據要素在產業鏈的全周期應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等方面下功夫。
第二,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新型工業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體現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強化產業鏈韌性及推動數實深度融合等多個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工業規模穩步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推進。規模龐大、配套齊全的完備產業體系,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堅實支撐。
面向未來,以新型工業化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可從以下四方面著手。一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自主創新需要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構建協同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率和應用普及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大力激發創新活力。二是促進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積極穩妥推進工業企業綠色化轉型,聚焦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優化管理流程和組織結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管理體系和運營機制。三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我國已經形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但是“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必須聚焦關鍵環節,在補短板、鍛長板和提升產業體系自主可控能力上下苦功夫,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四是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有力支撐和融合滲透。國內外工業化實踐表明,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要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拓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服務業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實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涉及農業、工業等產業的多個環節,具有專業性強、產業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等特點,能夠有效拓展實體經濟發展空間,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圍繞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提出推進服務業標准化建設、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等一系列舉措,為推動服務業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聚焦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跳出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即充分發揮其滲透功能強的特征和優勢,通過服務業與相關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相互促進和雙升級,進一步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在於通過現代服務業賦能制造業,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並通過制造業需求的提升推動現代服務業升級。要建立跨行業的融合發展機制,重點是統籌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生產運營模式與發展需求,優化數據要素在行業間的共享與流動,暢通工業互聯網平台間的互聯互通渠道,豐富數據應用場景,促進形成開放的產業生態。推動建立具有共同適用性的行業規范和政策法規,探索新的劃分標准和行業標准,推進制造業園區向“生產+服務”升級,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協同耦合發展。還要優化對新興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的准入門檻設置,建立適應新發展趨勢的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強化質量標准,加強大數據、算法等技術在質量監督中的應用。二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此,需統籌兼顧、綜合施策,通過優化服務資源配置,加強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服務對接和資源共享,讓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加大對農村服務業的投入力度,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推動農村服務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村居民服務消費水平。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賦能作用,加強數字技術在生活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第四,健全相關體制機制,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需持續優化並動態調整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金融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應該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天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必須堅持這一重要原則。當前,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體系依然是經營主體主要的融資來源,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就在於有健全的銀行體系及相關制度。對此,需鼓勵商業銀行創新產品設計和體制機制,強化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建立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監管原則,加大對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等亂象的查處力度,真正把金融活水引向實體經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還離不開財政政策的有力保障。當前,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正在加速深度融合,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經濟逐漸向數實融合后的新實體經濟轉變。如何更好適應實體經濟的這一發展變化趨勢,構建與其相匹配的財政政策框架,是值得研究的新課題。數實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有效配合,形成合力。當前,財政政策的重點是加力提效,要通過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保証必要的財政支出,提高政策效能,強化財政政策支持,進一步推動數實深度融合,更好發揮財政撬動社會資金的杠杆作用。產業政策也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產業政策主要是提供方向引導,要通過清晰的產業規劃及布局,立足供給和需求更好對接,統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構建長效機制,加快培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