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喜平
2024年10月28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人文與經濟聯系密切,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表明,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特性是導致經濟發展結果出現差異的重要原因。我國文化底蘊深厚,在經濟理論研究中特別重視文化的作用,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裡面的人文經濟學。”進一步研究文化與經濟的內在關系、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是新時代理論工作者的重要責任。
1.明確經濟發展目的的人民性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指出:“‘文化經濟’的本質在於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說到底要突出一個‘人’字。”中國人文經濟學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目的的人民性,人民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與最終指向。人文經濟學順應了經濟學回歸於人本身並包含更多人文特性的發展態勢。現代經濟思想史表明,經濟學的研究目的在不同階段發生多次演變,從具備鮮明的文化倫理色彩,到局限於邏輯實証主義的工具理性,再到重新重視人自身發展的人文性復歸。經濟學源起於倫理學范疇,曾屬於道德哲學的一部分,認為財富“只是獲得某種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是以“快樂、榮譽、德性”為目的的。然而,成為獨立學科的經濟學越來越單純強調追尋資本積累與財富增長,“丟掉了人和真正利益,隻關心物的進步,不關心人類的進步”。特別是西方經濟學自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成了一門由數學形式主義支配的‘數學科學’”,經濟發展的目標局限於在稀缺前提下優化資源配置,倫理、文化甚至人本身都成為其他學科的研究范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正本清源,認為“經濟學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深刻挖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原因,將發展的目標指向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現代經濟學更加重視分配正義、倫理道德、觀念習俗等經濟發展的人文目標,逐步認識到“為經濟提供方向的最終還有養育經濟於其中的文化價值系統”。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的國家,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已經領導人民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解決溫飽、實現全面小康的經濟發展任務。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進一步明確經濟發展目的的人民性。
2.挖掘經濟發展的文化要素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指出,“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揮效能的物質平台。然而,任何經濟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謀求經濟發展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多種多樣,包括資源稟賦、科技水平、人力資本、制度安排等,經濟增長是勞動、土地、資本、科技等生產要素的函數,是各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經濟活動首先是人的活動,人的行為深受文化影響,具體表現為人類的社會意識、市場行為、創新模式等與經濟發展有關的要素均會受到文化的顯著規制,影響經濟發展的實際成效。因而在現代經濟發展理論中,文化逐步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作用於經濟過程的道德旨趣、態度偏好等人文向度的價值符號”,經由經濟主體觀念意識的現實表達滲透在其他生產要素與經濟行為之中。馬克思指出,生產力發展水平與人是密不可分的,“各個人——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毛澤東同志認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文化的經濟功能首先就蘊含於經濟主體通過自身經濟行為創造財富的過程,基於文化的理念共識整合了不同個體的生產積極性與增長共識性,凝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消費者更加關注精神世界的滿足與對自身文化追求的品位認同,文化要素的注入將顯著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值,構成經濟主體獲取競爭優勢的資源稟賦,形成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同生共進的雙向賦能機制,文化由此展現出創造經濟價值的巨大潛力,發揮愈加顯著的經濟功能。並且,創新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創新首先是一種文化,相應的文化塑造了不同地區在創新意識、創新氛圍與創新能力等層面所具有的差異性特質。因而,文化對於優化我國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而言更加具有重要意義。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要深入挖掘經濟發展中的文化要素、充分發揮文化要素的經濟功能,從人的觀念意識與民族的文化基因入手激活經濟主體的動力生成,運用文化培育並強化經濟發展的創新氛圍與創新導向,以文化助力經濟發展。
3.總結人文支撐經濟的經典案例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要充分把握文化的經濟功能,汲取中國文化經濟建設與人文經濟學發展的實踐成就,根植中國經驗建構人文經濟學學科體系。當前我國部分地區不僅擁有繁榮的地域文化,而且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實現了以文化賦能經濟、以經濟發展文化的良性循環,為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經驗與實踐參考。例如,包含大量中國古代詩詞歌賦與古典文學要素的影視娛樂作品越來越受到歡迎,創造了可觀的經濟產出,其周邊衍生產品有效帶動相關產業鏈條的發展與文化消費,形成文化繁榮與經濟增長同生互促的良性循環。此外,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內容也構成了各地文旅產業間的異質化特性,比如東北地區的冰雪文化、江浙地區的吳越文化、山西的古建筑文化、山東的孔孟文化、江西的瓷器文化等,基於自身地域環境與歷史演進所形成的文化差異愈發成為各地突出自身特色、打造文旅產業競爭優勢的資源稟賦,提供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因而,“所謂文化經濟是對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的統稱,其實質是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各地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是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的基本素材。要將此類經驗上升為系統的理論表達,形成從中國實踐到中國經驗再到中國理論的建構路徑。並且,人文經濟學充分體現了不同學科之間交融發展的理論態勢,要依靠學科融合搭建完備框架,將相關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范式結合學科特點進行統籌配合,從歷史學、哲學、社會學等領域汲取文化經驗,提煉標志性概念范疇,以經驗性總結與規律性認知建構人文經濟學學科體系,從而深刻解析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的雙向貫通機理,既增強傳統人文科學的現實應用性與實踐指導性,又厚植經濟學的人文底蘊與文化特色,筑牢中國人文經濟學的現實支撐與學理基礎。
4.強化中國文化的經濟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文化影響是深刻的,又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中華文化早已成為融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的文化基因,中國人民的思維觀念習慣與日常行為模式帶有極為深厚的文化意蘊。數千年中國歷史的記錄傳承使得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輕徭薄賦、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強不息的傳統價值觀、世界觀都深植於中國人的內心,成為每個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思想觀念,體現出中華文明始終具有重積累、重傳承、重發展的歷史連續性與文化延續性,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民族始終重視以文教化的現實意義,具有相對突出的倫理型發展導向,歷來強調經濟發展的價值屬性,認為經濟就是經世濟民與經邦濟世的實踐活動。不僅有“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天下之事,惟義利而已”“以天下之財,利天下之人”等道義邏輯層面的經濟主張,還有“操谷幣金衡,而天下可定也”“市者,貨之准也”的理念方法,更有“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的治世思想,以及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等社會分配現象的反思,在道德倫理、富民厚生等人文文化層面規定了經濟過程的道義規范,並注重在國家經濟治理的實踐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價值旨歸。這些因素內在決定我國的經濟發展更加受到文化的深刻影響。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把握文化同經濟發展的緊密聯系,領悟中華文化同現代經濟發展的共通之處,厚植文化底蘊,建立富含自身文化特色的經濟發展理論與自主知識體系。
5.展示生產方式中的文化功能
生產方式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對象,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形式構成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既包含文化,又深刻影響文化,文化作為觀念意識上的上層建筑,必將在社會生產方式層面產生巨大作用,即“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並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當今時代,文化對生產方式的影響愈加重要,隨著經濟過程滲透更多文化因素,人與人之間的經濟行為需要相對標准的運行模式,在市場上形成穩定的經濟預期,這更加需要充分發揮文化的價值導向與精神引領功能,在規制經濟主體觀念認知的過程中優化生產關系,提升要素利用水平,促進生產方式的迭代演化。例如,個人誠信、契約意識、尊重產權、合作共贏等價值理念既能對經濟過程本身起到秩序規范效果,又能以文化道德等共識性准則穩定市場預期、降低交易成本、加強產權保護,從根本上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因而文化對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特別是對於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更要深入認識文化的隱性作用,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在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上發揮文化的觀念約束與行為導向功能。同時,新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鮮明印証了文化同經濟關聯愈加緊密的現實趨勢,在引領文化消費的同時創造大量與文化服務相關的就業崗位,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增長。要充分挖掘文化的經濟價值,將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構成與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為此,我們應通過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強化文化與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引導經濟行為的理性化與規范化,不斷完善推動生產力進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探索文化經濟需求與文化產業供給雙向促進的循環機制,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文化助力。
總之,對於中國人文經濟學的建構不僅挖掘了中國經濟發展成就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因素,而且探尋了如何充分發揮我國人文底蘊深厚的文化優勢,合理運用文化資源稟賦支持高質量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內在機制。在不斷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新時代,要更加准確把握文化同經濟發展關聯日趨緊密的態勢,深入挖掘文化的經濟效能,建設基於我國文化特性、具有廣泛世界影響的經濟發展理論,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作者:韓喜平,系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