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苑

2024年11月21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學思踐悟】

推進教育數字化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終身教育保障”。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這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應積極探索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著力培育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打造數字化育人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新模式顛覆和取代傳統模式,而是以融合創新為導向,把握育人本質,打造新型育人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化是做“增量”而不是換“存量”。一方面,通過數字技術的運用,在教育方案的制定中提高適配性和針對性,在教育過程中強化生動性和差異性,在教育評價中提升精准性和科學性,明確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和機理﹔另一方面,通過融合轉化、彼此賦能,充分發揮傳統模式在價值引領、道德熏陶、言傳身教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推動構建新型模式,在優勢互補中提升教育水平和育人效果。

促使線上線下相結合。虛擬是現實的技術化延伸,現實是虛擬的存在性根據,從根本上講,二者是內在統一的。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將線上與線下緊密銜接,虛擬與現實緊密結合。充分發揮虛擬空間超時空性、智能生動、共享開放等優勢,運用VR、AR、MR等技術,推動線上與線下、傳統與現代、現實與虛擬、個體與群體實現有效融合,打造沉浸式場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為廣闊的育人場域。

實現共建共創。加強數字技術供給,落實數字化發展成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重要前提。借助數字技術,提取有助於匯聚民族力量、厚植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數據,充分利用數字新技術,不斷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並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數字化實景教學與思政教育實踐相結合,構建高效、智能、開放、共享的“數字思政”新生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能。

增強數字意識,提升數字技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高校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師與學生進一步增強數字意識、涵養數字思維、增強數字素養、提升數字能力。

提升教育者的數字運用力。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善於抓好數字化變革和科技賦能的新機遇,提升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方面,開展常規化數字技術培訓,強化教育者適應並運用數字技術的主體自覺,提升數字化意識和數字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搭建教師數字化研修平台,將數字素養培育納入教師專業發展體系,通過開展教育研修、課程融合、競賽評選等活動,提升教育者高效整合和使用數字資源、充分開展“數字+教育”活動的能力。

增強受教育者的數字參與力。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也是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參與者。應引導學生主動適應、融入並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建設實踐,引導學生參與數字素養提升工程,培育學生數字化思維,提升駕馭數字技術的能力。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形成自適應學習路徑,充分借助數字教學平台、利用數字資源優勢進行自主學習、深度學習,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以數字治理為基礎的協同聯動

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不斷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堅持應用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賦能教育治理,拓展國際化新空間,引領教育變革創新。”提升教育治理數字化水平是推動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舉措。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造良好數字治理格局,彰顯數字治理優勢。

夯實數字教育基底。在微觀層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數據,編制整體數據資源目錄,摸清數據資產底數。在中觀層面,建立覆蓋“三全育人”全鏈條的數據採集體系,用大數據驅動精准思政,打造泛在、多元、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空間。在宏觀層面,完善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體系,建立規范統一的技術和評價標准,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軟硬件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

營造開放有序的數字教育生態。一方面,構建由學校與家庭、企業、政府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網絡,細化分工、共同協作、信息交互、數據共享,優化數字賦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信息一體化系統集成平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通過整合各類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調動、綜合運用信息數據,推動形成更加開放立體、互聯互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資源信息體系,營造開放有序的數字教育生態。

構建安全清朗的數字教育空間。安全清朗的數字空間是以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屏障。應明確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倫理原則,健全完善數字倫理監管、預警及問責機制,制定嚴格的數據隱私、信息安全保護政策,推動構建更加安全清朗的數字空間。完善高校數字治理理念、框架制度和組織結構,多維保障強化意識形態安全,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清理不良信息、抵制錯誤思潮,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引導數字技術轉化為全方位育人的“增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安全清朗的數字空間中更好地發揮育人實效。

(作者:高苑,系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講師,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