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蓉
2024年12月04日08:33 來源:中國軍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習主席近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重申了這一重大論斷。我們要全面理解、准確把握,更加深刻地認識對外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對外開放的規律性,加快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努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放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歷史告訴我們,封閉隻能走進死胡同,隻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顯著提升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水平。習主席指出,“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實踐充分証明,要發展壯大,就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在堅持對外開放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了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
“隻有開放的中國,才會成為現代化的中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實現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難度最大的現代化,要求我們必須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開放作用,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中國式現代化厚植強大物質基礎。
開放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習主席指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我們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來領會改革和開放的內在統一性。從內在邏輯看,改革和開放相互依存,改革需要開放,開放要求改革﹔從內容上看,改革和開放相互貫通,改革包括開放,開放也是改革﹔從實踐上看,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改革推動開放,開放促進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經濟發展的活力大幅提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動力仍然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決定》指出:“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原則,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我國開放型經濟還存在不少發展中的瓶頸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改革與開放的關聯性、互動性,堅持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必須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向擴大開放要活力,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開放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現代化離不開開放,開放成就現代化。習主席指出:“我們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決定》強調“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並作出一系列部署。隨著《決定》提出的改革舉措逐步得到貫徹落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一定會不斷拓展。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是相對於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而言的,它要求我們既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又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准、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相通相容。其中,在短板領域優化制度開放供給,在優勢領域開展制度開放競爭,在前沿領域加強制度開放合作。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開辟引領國際規則新路﹔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為這些國家提供切實的政策支持。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
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當前,我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但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要素稟賦變化,必須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完善貿易強國建設的體制機制。要推進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優化貿易結構,積極擴大進口,推動貿易投資協調發展,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優化服務進出口結構,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推動服務貿易總量增長、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培育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健全數字貿易治理體系。
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要加大投資促進力度,盡快落實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完善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准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在全球投資環境總體趨於嚴峻的形勢下,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優化區域開放布局。要在全面總結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基礎上,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要進一步發揮沿海、沿邊、沿江和交通干線等優勢,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
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要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台建設。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