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聰 洪向華
2024年12月10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建設教育強國·教育筆談】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正如《學記》所雲:“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和優秀教師為代表的廣大教師在長期育人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機制,營造尊師重教文化氛圍的強大動力。新時代新征程,朝著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必須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將尊師、愛師、敬師充分轉化為全社會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使之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有力支撐。
讓尊師重教傳統煥發時代活力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能夠延續並不斷發揚光大,與我們始終保持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是分不開的。正所謂“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進入新時代,教育家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尊師重教”因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煥發生機活力,於當下而言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的文化傳統是基於古聖先賢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對師道文化的深刻認識而形成的,並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在新的實踐中發生變化。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形成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是對尊師重教傳統文化的豐富與完善,如將歷代教育家“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內在修養和“匡扶社稷”“經世濟民”的外在實踐理念,熔鑄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立教有本,躬行為起化之原”等師德理念凝練為“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等施教思想,提升為“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求理、善思、克難的育人要求總結為“勤學篤行、求實創新的躬耕態度”﹔將“仁者愛人”“誨人不倦”“無私無隱”等愛的育人理念,歸納為“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將“和合共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傳統教育倫理升華為“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等。可見,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源自中國傳統師道文化並汲取了其精髓內涵,同時,又承載著時代對廣大教師的厚望,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實踐中鑄就的珍貴精神財富。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使尊師重教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風採,為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重要指引,引導廣大教師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肩負起強國有我的崇高使命和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以教育家精神為鑄魂強師行動注入不竭動力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推動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教育教學各環節,大力推進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使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出新風貌,是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的基本前提。
持之以恆抓實抓嚴,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思想認識、學習教育、責任落實、制度建設等多方面,應該以嚴的標准和實的基調,把准問題短板,堅持對師德違規行為“零容忍”,明確重點任務,在內外兼修、懲防並舉、標本兼治等方面下功夫,善作善成、久久為功,引導廣大教師牢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開展高質量教師培養培訓,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要制定科學的培訓體系,分層、分類、分科組織實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輔導式專業知識培訓,邀請專家學者、教學名師進行座談、講學、指導、分享教學技能,組織教師之間常態化的交流活動,分享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以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
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營造教師發展的良好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提升教育家精神傳播力影響力
教育家精神具有鮮明的價值引領力和道德感召力。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形成政府主導、大中小學校牽頭、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多維協同格局,實現多方力量的良性互動,增強教育家精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對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文化氛圍具有重要作用。
建設情理性和鮮活性並重的教育家精神素材庫。要深入挖掘宣傳以“人民教育家”“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獲得者為代表的優秀教師成長經歷、從教故事,通過富含哲理又生動鮮活的敘事內容,講好胸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故事,樹立大國良師的崇高形象。
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家精神宣傳矩陣。應更好地統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充分釋放媒體融合的賦能效應。將融媒體矩陣傳播和文藝作品創作相結合,創新弘揚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呈現方式,打造更多傳播教育家思想、展現教育家風貌的優秀文藝作品,激勵廣大教師自覺向榜樣看齊、用崇高精神潤心,同時,將弘揚教育家精神納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傳播中國教育聲音,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中國教育智慧。
總之,通過教育家精神載體的深度挖掘以及媒介載體的動態創新和深度融合,進一步營造培育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良好生態,讓教師榮譽在全社會得到認可,引導社會各界對教師心懷敬意,以深邃的教育家精神強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中國自信和中國底蘊。
(作者:楊潤聰 洪向華,分別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科研部副主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