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08:42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最大的政治”這一重要論斷。“最大的政治”就是最大的政治任務、政治原則或價值導向,是指在一個特定歷史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或重點任務,或在整體性歷史時期中黨和國家最為重要的議題,並且能夠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福祉產生全局性影響。深刻理解這一重要論斷,對統一思想、建構共識和凝聚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眾志成城。2014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再次強調,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各民族情感相親,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堅強紐帶,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人心基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礡力量。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人民政協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把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天下之大,莫大於民心。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毛澤東指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麼都無從談起。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順應人民群眾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等心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重要論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基本原理,契合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中國傳統民本思想,也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的經驗總結,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理念。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必須做到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總則中,新增對黨組織和黨員“切實踐行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的要求。在分則中,將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行為由違反群眾紀律調整到違反政治紀律,並規定為從重或者加重處分情形。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是權力觀扭曲、政績觀錯位的集中體現,追求的是某些領導干部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忽視的是群眾的實際需求和長遠利益。從黨規黨紀的角度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格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多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23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與經濟基礎之間具有深刻的辯証關系。經濟是政治的物質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沒有離開政治的經濟,也沒有離開經濟的政治。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現代化道路,既應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實際,根據其歷史傳統、社會制度、發展條件、外部環境等諸多條件作出選擇。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了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為21世紀人類文明的多元化、多樣化作出重要貢獻。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歷史和現實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重大成果,這條路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最大的政治,體現了我們黨對這一長期實踐探索重大成果倍加珍惜、始終堅持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戰略定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