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部門法學到領域法學:數字時代法學發展的范式轉型

劉艷紅

2024年12月23日08: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從部門法學到領域法學:數字時代法學發展的范式轉型

【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進入數字時代,各種風險問題逐漸呈現出領域性、復合性、交叉性趨勢,數字化對部門法劃分產生巨大沖擊。基於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需要,領域立法成為新時代我國立法發展的重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提出,“推進法學和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統計學、管理學、人類學、網絡工程以及自然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培養高質量復合型法治人才”。解決跨學科的交叉性法律問題,需要更新法學知識的供給范式﹔而領域法學的興起,則為推動法學與不同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建構中國自主的法學知識體系提供了契機。

數字化變革對法學學科發展提出新要求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數字化變革。數字技術革命引發的各類領域性法律問題,對現有部門法學學科體系和理論體系造成巨大沖擊。推動法學發展范式從部門法學向領域法學轉型,是時代發展和學科發展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現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層融合,帶來諸多具有綜合性質的新興交叉領域問題,使得社會結構、社會關系與社會問題向多元融合趨勢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社會結構從平面空間向立體空間變遷。在由數字技術架構的立體空間中,網絡平台作為互聯主體滲透到縱橫交錯的數字社會關系中,催生出多元復雜的利益格局。二是社會關系從傳統“點對點”的線性關系向“點對面”的交叉關系演變。個人、平台、政府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傳統“身份屬性”明確的部門法律關系,導致公私二分的部門法界限愈發模糊。三是社會問題表現出更多復雜性、多元性與系統性特征。人類開始進入虛實相生的雙層社會,面對社會問題領域化與法律現象綜合化,社會治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具有更多不確定性、開放性和交叉性。由此,引發了許多公私法混合、交融的現象乃至風險。例如,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暴力等,都不再屬於任何一個部門法,也不是任何一個學科所能夠獨立應對的。

傳統法學理論建基於“理論法學+部門法學”學科體系,強調專業分工,難以適應數字時代社會問題跨界化、知識應用綜合化的變化。具言之,傳統的部門法學以“部門”為基礎來設置調整對象、規制手段、責任承擔方式等內容,將法學分為穩定的部門法格局和學術研究陣營,遵循單一的知識供給模式,嚴格按照專業分工來規制各個部門的社會關系,相應的法律體系也局限在學科內部。而數字社會日趨復雜的交叉性問題,不斷橫向延伸、縱向關聯,往往牽扯多個調整對象和不同法律部門,如果一味固守部門法學理論范式,會導致兩者之間的齟齬愈發明顯,使法學教育與學術研究越來越脫離法治實踐需求。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推動數字時代的法學發展,應樹立以“領域”為維度的法學思維,為解決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復雜法律問題提供有效理論支持。在此背景下,建立在學科交叉融合基礎上的領域法學應運而生。領域法學遵循知識迭代更新的內在邏輯,以跨領域的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跨部門跨學科的規范資源與方法要素,旨在構建一個能夠解釋各種綜合的、復雜的、交叉的法律問題的法學框架。

領域法學對新時代法學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領域法學是主動適應數字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體現了法學作為一門實踐社會科學的客觀要求。通過構建領域法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不斷優化和完善法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對於推動新時代法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領域法學有助於促進“法學+”新文科發展。2020年教育部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提出:“新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奔騰而至,社會問題日益綜合化復雜化,應對新變化、解決復雜問題亟需跨學科專業的知識整合,推動融合發展是新文科建設的必然選擇。”推動數字時代法學發展范式轉型,正是對新文科建設理念的貫徹落實。領域法學旨在突破法學知識固有局限,打破學科壁壘,運用系統思維方式建立法學與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結關系,促進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交叉融合與體系重構,在部門法學的基礎上注入跨學科、跨領域的活力,促進形成新的“法學+”跨學科發展范式,推動我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的新文科變革。

領域法學有助於更新法學知識供給體系。新文科發展理念以交叉與融合為主要途徑,通過整合文科之間、文科與理科之間的知識,促進多學科知識深度交叉融合,推動傳統文科轉型升級。為了突破傳統法學知識的學科壁壘,領域法學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有效知識整合,能夠將各個法律部門、多個學科專業和不同社會領域的知識聯結起來,推動更新法學知識供給體系,服務於特定領域的社會治理需求。一方面,領域法學可以融合法學學科內的部門法學知識,促進各個部門法學之間的“小交叉”﹔另一方面,領域法學可以吸收其他學科的知識資源,推動法學學科與其他社會學科或自然科學之間的“大交叉”。

領域法學有助於豐富法學研究方法。法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要想真正深入研究各種社會現象,准確把握人類活動的客觀規律,就要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數字時代的法學研究,不能再局限於部門法教義學所強調的規范思維,而應善於打破傳統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束縛,採用復合多元的研究方法,為新興領域問題提供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領域法學能夠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研究方法引入法學研究,推動法學研究的方法創新。在法學范圍之內,運用公私法協同方法,促進跨部門法的功能協同﹔在法學范圍之外,運用文理交叉方法,形成領域問題的跨界融合治理方案。

以領域法學推動法學發展的方法路徑

領域法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法學研究范式,其跨學科特質是對法學學科本身局限性的突破,有利於拓展法學發展的理論視野和實踐話語。以領域法學推動法學發展,就要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有效知識整合,以部門法學協同與交叉學科聯動為基本路徑,將多學科研究方法、知識體系、先進技術引入法學教育。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方法。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新時代法學研究承擔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使命,面臨著各種重大復雜的新興領域問題,法學發展不應局限於法教義學層面的文本、概念與規范分析,而應圍繞各個領域的問題本身來組織不同領域知識,以相互融合的立場引導、協調和解決相應領域的重要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是領域法學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表現,通過發揮法學應對多元不確定性風險的整合能力,有助於促進傳統法學向現代法學轉型。

遵循跨部門的規范協同路徑。對於數字時代的重大領域性風險問題,傳統部門法學局限於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框架內的單一規制思維,容易造成法律規范的碎片化與部門壁壘,導致法學發展與復雜性社會實踐問題之間出現鴻溝。領域法學具有更加開放、融合、協同的學科氣質,能夠打通法學學科內部的知識壁壘,促進部門法之間形成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框架秩序,為領域性問題提供立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在任何一個具體法律領域中,各個部門法學所秉持的立場和方法都可以為領域法學所借鑒,經由領域法學整合性思維的創造性轉化,推動法學研究在整個部門法領域實現橫向聚合性發展。

遵循跨學科的知識聯結路徑。領域法學的本質是交叉學科,從部門法學到領域法學的發展,就是推動傳統學科向領域型交叉學科轉型。交叉學科的關鍵在於知識聯結,通過領域性的問題將法學與其他學科建立聯系,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觀察、分析、解決法律領域問題,以拓寬法學知識的供給范圍。在新文科建設過程中,應大力促進法學學科與其他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滲透、拓展,形成“法學+政治學”“法學+心理學”“法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法學+工程科學”“法學+計算機科學”“法學+交通科學”“法學+醫學”等諸多新興交叉學科領域,推動法學研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實現縱向聚合性發展。

(作者:劉艷紅,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