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 楊斯堯
2024年12月24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觀察與思考】
零碳金融,是指以實現淨零排放為目標,支持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金融活動。它是與推動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碳中和目標相匹配的金融領域的新范式,是對碳中和各細分領域金融框架和金融概念的統一,其范圍全面覆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全過程各主要階段的創新性大型投融資模式。零碳金融與碳中和目標高度契合,通過推動傳統金融在資源配置、風險管理、交易促進等主要功能上的變革與創新,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當前中國正在加快零碳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我國的零碳金融理論框架。
一
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主導的現代化進程,以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為哲學內核,以經濟產出和物質消費為目標,構建了以狹義的經濟成本—收益考量為核心的西方金融知識體系。這一知識體系夸大了物質商品和市場化服務的作用,未充分考慮生產和消費在社會環境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導致人們為追求消費過度掠奪自然資源,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極大增加了環境與社會風險,降低了發展的可持續性。認識到這一發展范式已趨於極限,西方對傳統金融理論框架進行局部修訂,形成了環境金融、可持續金融、氣候金融、綠色金融等概念和理論。然而,這些概念和理論本質上仍然隻能順應工業時代西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金融支持的特定需求。
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闡述了金融強國的豐富內涵,指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與西方金融模式存在本質區別,強調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思想,統籌推進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發展零碳金融,恰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綜合體現,與建設金融強國的豐富內涵高度契合。它通過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解決綠色發展的動力問題﹔通過金融促進產業、區域、生產、生活協調發展,解決綠色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通過綜合金融手段,推動實體經濟零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通過促進基於全球性公共目標的金融開放,解決綠色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通過推動發展成果的全球共享,解決綠色發展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我國積極開展零碳金融實踐,並在此基礎上構建零碳金融理論體系,有助於走出一條與西方金融模式具有本質區別的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發展零碳金融是構建中國自主的金融知識體系的重要機遇。在邁向碳中和的全球浪潮中,各國已圍繞零碳金融規則制定這一核心內容展開了激烈競爭,但目前該領域的規則仍處於探索和構建階段,尚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通用框架,這為我國零碳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中國應充分發揮現有綠色金融的實踐經驗、市場生態和規模優勢,依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率先打造系統的零碳金融政策市場與知識體系,為實現金融強國目標、推動全球金融系統向新范式轉型貢獻力量。
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需要建立健全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系、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這六大體系涵蓋現代金融主要領域,彼此聯系、相互支撐,勾畫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宏偉藍圖。
零碳金融是支持和推動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發展的著力點之一。我國應在頂層設計、政策體系、市場體系、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齊頭並進,加快推動零碳金融政策和市場體系建設,並以此為基礎加快構建零碳金融知識體系。
加快推進零碳金融重點領域的政策和市場體系建設,充分積累相關知識與實踐經驗,有助於夯實零碳金融知識體系的基礎。一是加強我國零碳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確定零碳金融生態的主要架構與組成部分。二是在頂層設計推動下,建立相應的宏觀管理政策框架,為金融體系參與者提供長期的政策信號和指引,加強市場激勵導向、穩定市場預期。三是構建並完善以透明、高效的零碳投融資體系和零碳交易體系為核心的零碳金融市場體系,引導金融資本有序、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碳中和增量投融資以及高碳轉型中的存量資產管理需求。四是完善零碳金融組織服務體系,形成具有多元化市場主體與多層次金融產品創新的零碳金融市場生態。
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目標框架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總結提煉零碳金融政策和市場體系中的重點知識和重要經驗,形成我國的零碳金融理論,為構建中國自主的金融知識體系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充分利用教材、論文、研究報告、國際合作交流研討等多種方式,推動我國零碳金融理論的推廣與傳播,引領全球構建與零碳發展范式相匹配的、跳出傳統西方金融理論與思維框架的零碳金融理論框架。
(作者:朱民 楊斯堯,分別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