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王博
2025年01月06日13:54 來源:重慶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培養和支持青年創新人才,既是推動全面創新的重要基礎,也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建立科學、全面和高效的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讓青年創新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快速成長,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全方位發現和辨識人才。一是建立多層次、多機構的發現體系。加快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園區、企業等多層次、多機構的青年人才觀察網絡,實現人才發現的全方位覆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建設青年人才大數據分析平台,運用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算法篩選和評估人才,識別出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和精准度。二是更加注重基層探索。鼓勵在各類學校設立創新實驗室,支持學生自主開展科研項目,為其提供更廣泛的事業選擇和實踐機會,吸引他們在創新領域施展才華。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可設立專項資助計劃,鼓勵這些地區的優秀青年展示創新潛能。三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揮公益組織、行業協會和企業等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建立由社會機構制定的青年人才發現獎勵機制,以及設立各類創新項目,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推薦和支持優秀的青年人才參與。同時,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為青年人才的發現與辨識創造寬鬆的環境。
多維度挖掘和選拔人才。一是完善多維度評價體系。摒棄傳統“唯分數”“唯學歷”等人才評價指標,建立包括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學術貢獻、社會責任等在內的多維度評價體系,重點依據科研成果、專利申請、技術轉化等實際產出來評估人才。同時,綜合運用專家評審、同行評議和社會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避免單一評價帶來的片面性,增強青年創新人才選拔的公平性與科學性。二是引入動態調整機制。結合社會變革、科技進步等因素,不斷優化選拔流程和標准。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領域,及時調整選拔標准,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更好地吸引和選拔頂尖人才。定期對已選拔的青年人才進行評估和復核,對於表現突出的青年人才,給予更多資源和機會,鼓勵其大膽創新﹔對於表現不佳的,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確保優質資源能夠被用於最具發展潛力的人才身上。三是加強信息公開和監督。建立健全人才選拔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布青年創新人才選拔標准、流程和結果,設立專門的監督舉報平台,公開監督舉報方式和處理流程,方便社會各界對青年創新人才選拔過程進行監督,保障選拔過程的公開透明,提升選拔工作的公信力和滿意度,為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系統化發展和培養人才。一是加強系統化培訓。結合青年人才的專業背景、發展特點,量身定制培訓計劃與成長方案,激發學習熱情和創新潛力。設立青年創新人才專項培訓項目,重點圍繞前沿科技、創新創業等特定主題或領域展開,邀請行業專家、學術權威人士和企業高管進行授課,拓寬青年人才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引進國外優質創新資源,鼓勵青年人才參與跨界合作項目和國際科研合作交流活動,讓青年人才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資源,激發創新思維。二是拓寬實踐縱深空間。支持青年人才參與重大科技項目與工程,研究探索最前沿的科技問題,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鼓勵青年人才深入社區、工廠和農村,參與社會服務和實踐探索活動,提升實踐能力。加強政府和企業的深度合作,在資金保障、實踐項目等方面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鼓勵他們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三是健全支持服務體系。精心為青年人才選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青年人才提供學術指導和研究建議,建立研究協作機制,創新資源共享模式。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為青年人才提供更全面的綜合保障,解決青年人才的后顧之憂,激勵其全身心投入科研創新。此外,還要建立青年人才心理支持網絡,定期開展青年人才心理健康主題工作坊,組織開展青年人才個性化職業規劃咨詢,為青年人才提供一對一的職業規劃咨詢。
【作者單位:教育部高校思政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本文為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24SKSZ101成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