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杰
2025年01月07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這闡明了政府和市場關系更好結合的內在邏輯,體現了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理論創新和拓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提供了方向指引。
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高效協同,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要求。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有機融合,展現了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市場機制通過價格信號和競爭機制,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激發經濟活力,推動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然而,市場調節也會導致信息不對稱、公共產品供給不足以及資本無序發展等問題,需要政府通過科學制定政策、優化制度設計,發揮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的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和經濟發展賦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和市場缺一不可。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良性互動,讓“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各展其長,共同助力經濟增長。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雙輪驅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市場這隻“無形的手”,通過高效配置生產要素、促進市場主體形成、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成為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動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可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進而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同時,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還為國內經濟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創造有利條件。但單純依靠市場力量是不夠的,政府這隻“有形的手”需要發揮更好作用。政府能夠統籌調配資源、前瞻布局、精准施策,通過建立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提供公共服務、加強市場監管以及積極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有效彌補市場失靈,為市場有效運行提供基礎支撐。可見,讓市場更有效,需要政府更有為。同時,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服務於高質量發展,能夠確保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促進經濟協調有序。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需處理好的重要關系
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能夠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同時必須維護好市場秩序,既要“放得活”,也要“管得住”。這不僅需要放寬市場准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熱情和投資信心,還需通過完善法治環境和監管體系,確保市場秩序。政府應著力加強法治和信用體系建設,在加強反壟斷和防止不正當競爭的同時,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和健全市場規則,保障企業公平競爭。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確保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永恆命題。習近平總書記科學闡明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強調“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分好‘蛋糕’”。效率意味著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公平意味著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關乎可持續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不僅能保障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還能增強社會凝聚力。
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發展是經濟的核心目標,安全是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決定》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在全球經濟低迷與地緣政治動蕩的背景下,如何在發展中保障安全成為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課題。統籌發展和安全,既要實現安全前提下的穩健發展,也要在發展中不斷鞏固安全基礎。有效市場的持續發展能夠為維護安全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手段,有為政府營造的安全環境則為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和保障。未來,既要通過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經濟發展,也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穩固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必然結果,也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良好的內部條件和穩定的外部環境。
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始終貫穿國民經濟循環的各個環節
社會再生產理論指出,國民經濟循環由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構成。全面認識並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這四個環節中的作用,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始終貫穿國民經濟循環的各個環節,對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在生產環節,協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環節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優化生產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激發新增長動力、塑造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需要政府與市場協同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應通過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以及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同時,聚焦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企業等微觀主體不斷創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驅動形成的。”應充分發揮市場力量,推動企業技術革新和顛覆性創新﹔政府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引導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讓市場朝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目標集聚。此外,政府還應通過有效干預緩解結構性矛盾,在去產能、補短板的過程中,引導資源流向綠色能源、新興產業等關鍵領域,實現供需的動態平衡和優化。
在分配環節,加快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是社會經濟運行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社會公平與穩定。通過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協調機制,可以有效促進社會公平。初次分配中,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通過工資、利潤、租金等形式合理分配生產成果。政府則通過稅收調節、社會保障和轉移支付等手段,加強再分配職能,有效縮小收入差距。同時,政府和市場共同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第三次分配,促進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的發展。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亦對生產力產生反作用。分配制度隸屬於生產關系范疇,其構建必須由生產力的客觀狀況決定。未來,應借助市場初次分配的有效激勵和政府再分配的有效調節,加快形成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確保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公平分配得到有效保障,為社會總需求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流通環節,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流通環節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是國民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提升市場運行效率,拓寬市場潛能和空間。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應發揮先導作用,通過制定和完善統一的市場規則和標准,推動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升商品和服務的流通效率,為市場鋪好路、搭好橋,促進商品、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全球集散分撥中心,鼓勵並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有序布局海外流通網絡,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暢通對外開放的物流大通道。發揮市場和政府“雙輪驅動”作用,加快構建統一大市場,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消費環節,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作用,完善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能夠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提振消費信心。市場在消費環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消費場景的創新升級和產品供給的持續優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多元、便捷高效的消費體驗,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則需通過政策引導,著力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切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居民的整體消費水平提升。具體而言,可通過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積極培育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新興消費熱點和增長點,快速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確保消費供給與需求的高效匹配,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作者:洪俊杰,系山東財經大學校長、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