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賦文化更強的可視性與親和力

蔡伏虹

2025年01月07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賦文化更強的可視性與親和力

【晨曦走筆】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幾千年的文明進程中,如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是不同時代的共同使命。特別是數字時代,當移動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嵌於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時,傳統文化如何在作為“數字原住民”的青年之間有效傳播,正面臨新的挑戰。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博主正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生力量。他們有的身著漢服,衣袂飄飄,宛如穿越千年的雅士,將傳統服飾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有的手撫琴箏,弦音裊裊,恰似高山流水遇知音,讓古老的音樂在現代社會奏響新的旋律﹔有的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使書法藝術在網絡世界綻放新的光彩。這些青年文化博主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通過數字平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創造出獨具魅力的新國潮。

青年文化博主的蓬勃涌現絕非偶然,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青年文化博主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蘊含著深刻的社會發展邏輯。一方面,文化是社會意識和上層建筑的重要范疇,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另一方面,文化具有能動性,會助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文化博主現象不單是一種新的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字技術實現了跨域連接與全時共在,讓文化生出更強的可視性與親和力。在青年文化博主創播的視頻中,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更加生動了,例如“甲骨文全球數字煥活技術”實現了古老的甲骨文在數字空間的煥活,我們也可以看到通過數字技術被“復活”的鮫人、白澤、飛廉等傳說神獸。青年博主對博物館等公共文化空間的視頻展播催生了眾多打卡地,從而帶動了文旅產業的發展。這樣看來,青年文化博主不單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流量經濟的推動者和社會潮流的引領者。

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文化博主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社會學一派的一個重要觀點是將文化定義為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習得、共享並世代相傳的觀念和習慣的總和。由此,文化傳播是特定族群乃至人類社會對自身意義系統的習得、認同與傳承的過程。在現代社會,人們通常會通過符號的互動來理解和解釋世界,並在互動過程中創造和改變社會。青年文化博主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與觀眾進行互動和交流,共同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空間和意義系統。他們所展示的傳統文化元素,如漢服、書法、茶藝等已經成為一系列重要符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觀眾在欣賞和參與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美的享受,還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同。這種以文化符號為中介的社會互動過程,不僅推進了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還提升了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增強了社會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在時代的浪潮中,青年文化博主嶄露頭角,他們以新穎之法、赤誠之心,引領文化新風尚,解鎖經濟新密碼,助力增強文化自信,彰顯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氣象。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針對文化的多樣性倡導文化自覺,主張在了解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基礎上,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包容性理念。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我們攜手共進,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蔡伏虹,系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