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時評】以數字化賦能韌性城市建設

吳曉林 譚曉琴

2025年01月08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時評】以數字化賦能韌性城市建設

【光明時評】

基礎設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與發展的“生命線”。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形勢下,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已成為城市“強筋健骨”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和水平持續提高,基礎設施總量大幅擴增。截至2024年,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逾6萬平方公裡,供水管道長度達110.30萬公裡,排水管道長度91.35萬公裡,天然氣管道長度98.04萬公裡,供熱管道長度49.34萬公裡,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超過1萬公裡。城市空間已經形成規模巨大、縱橫交錯的基礎設施體系。與此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年久老化,供水管網內壁鏽垢和微生物滋生,管線暴露、位移甚至泄漏等問題時有發生,城市基礎設施的承災能力明顯不足,給社會的正常運轉以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實踐表明,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不但可以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還成為相關產業行業發展的“新風口”。合肥市不但推進數字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還通過“政產學研”合作壯大城市生命線安全產業集群,讓城市“生命線”成為發展“新引擎”﹔佛山市運用數字化手段對城市供水、排水、燃氣、供熱、綜合管廊、橋梁等基礎設施進行實時監測,打通城市感知“神經觸角”,繪制基礎設施運行的“全景畫像”,成功處置了上萬起燃氣泄漏、地面塌陷等警情﹔無錫市通過完善的基礎設施達成人、車、路、雲的協同,主城區2756個路口信號燈聯網聯控率超95%,並以此為契機促進集群式發展。從這些城市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潛力。

數字化為城市基礎設施運維和管理提供了“千裡眼、順風耳”。各地需加快基礎設施數據平台建設,打通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煙囪”,建立聚合全類別基礎設施的大數據底座,打造城市基礎設施“全景可視化”的“一張圖”平台,實現基礎設施的智慧化運營、維護與管理。

高效的組織聯動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涉及眾多部門,數據應用能否得到組織的協調響應,決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的成效。各地需明確數據提供方、管理方、使用方的權責,建立綜合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責任單位的“職責矩陣”,細化“運維監管、分級預警、處置干預、應急調度”全流程責任清單,消除基礎設施運維監管中的“責任模糊地帶”。

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耗資巨大,還涉及高額的后期運維成本和系統升級迭代的成本。要使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就要考慮“花小錢辦大事”的長久之計。各地要避免重復投資,堅持“利舊利現”原則,用好已建系統,將資源用在“刀刃”上。同時,遵循風險可控、商業自主的原則,推動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明確各方在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等各個階段的權責,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此外,要發揮城市群的集聚優勢,打造多中心輻射的分布式網絡,以有限資源實現更廣泛的數字服務覆蓋。

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是檢驗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的標准。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應著眼提升民生福祉、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隻有緊貼市民生活和社會發展需要,杜絕“急功近利”的政績觀,才能持續為城市安全和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真正賦能城市韌性建設,推動城市安全發展。

(作者:吳曉林 譚曉琴,分別系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