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關系

張曉晶 董昀

2025年01月08日08:4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關系

深入探索、深刻把握和嫻熟運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前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踐中,我們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就是重要一條。這一精辟論斷是我們黨立足新的時代條件持續推進經濟領域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形成的寶貴經驗,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支撐。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在實踐中拓展和深化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既注重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強調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過程,也是探索政府和市場關系的實踐歷程。

在高度集中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中,政府取代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全部作用。這雖然能夠有力地動員資源,快速推進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等,但也存在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弊病。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向傳統經濟體制中持續注入市場化因素,從而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上的優勢。當市場機制逐步發育成長之后,如何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便成為決定經濟體制改革取向的關鍵環節。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提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路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經過40多年的改革發展,市場機制的運行空間得到極大擴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凸顯。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強調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提出要實現既“放得活”又“管得住”。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上升為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是我們黨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最新理論成果。在經濟工作中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必須圍繞“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這一目標來推進,抓住“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個關鍵來展開。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統一

長期以來,人們將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視為互斥、對立的兩極。在傳統的西方經濟學體系中,政府的基本功能僅限於“守夜”,認為經濟運行與發展問題應當完全交給市場來處理﹔而傳統的計劃經濟學派則主張用政府取代市場來配置資源。國外有關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探索長期在“放任”與“統制”兩極之間搖擺。

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中國實踐經驗,既突破了主流新古典經濟學的教條,也不是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所能概括的。中國在實踐探索中一直致力於尋找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形成“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有機統一、協同發力、相互促進的格局。一方面,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要簡政放權,鬆綁支持,不要去干預﹔另一方面,凡屬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

市場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有效”。中國改革發展的實踐証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計劃經濟之所以不可持續,關鍵在於“消滅”了市場,扭曲了激勵,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相較而言,一個高水平的、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可以借由供求、競爭、價格等機制,激發蘊藏在廣大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之中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鼓勵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充分進行創造性探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創造財富,推動生產力發展。市場越是有活力,就越有利於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

政府的作用關鍵在於“有為”。現代經濟學的理論進展表明,政府既要有力彌補市場失靈,又要充分增進市場功能。在實踐層面,這就意味著有為政府必須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同時還要尊重市場規律,促進市場良好運轉。

宏觀調控是政府的重要經濟職能。面對經濟波動,政府必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採用科學有效的調控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和社會總需求,維護宏觀經濟穩定。這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共識。政府還要發揮塑造和創造市場的功能,提供促進市場機制發育的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使政府成為市場機制運行的支撐和保障。此外,促進科技自立自強、維護公平正義、確保國家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也是政府需要積極作為、不可缺位的領域。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是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動態演進的。過去,我國曾面臨著市場體系發育程度不高、結構性扭曲嚴重、要素資源稀缺的局面﹔在特定時期還遭受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刻意打壓與遏制。想要在處處落后的情況下實現比發達經濟體更快的經濟發展,就要求政府在動員資源方面發揮重要甚至是主導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健全,我國經濟強勁增長,政府過度干預導致的各種扭曲就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障礙。在新發展階段,探索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重點需轉向應對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治理不到位等問題。

堅決扭轉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協同發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中蘊含的公平、安全、和諧、可持續等多重目標,都要以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為前提,單靠市場自發調節無法做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亟待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需要以政府在保護產權、優化營商環境、健全市場監管體系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為基礎。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心在政府。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

眼下,市場體系仍存在制度規則不夠統一、要素資源流動不暢、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同時,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干預過多過細,宏觀經濟治理體系還不完善。為了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必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堅決扭轉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要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一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抓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這個關鍵,用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的辦法推動政府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從資源配置維度,政府應以保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為前提,致力於建立高水平、高標准市場經濟體系,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在經濟活動中,政府更多是告訴經營主體不能做什麼,至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應由經營主體根據市場變化作出判斷。

從國家治理維度,要突出法治政府建設,以法治化為取向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經濟工作中,要把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作為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從公平正義維度,應在強調市場經濟一般規律,努力做大“蛋糕”、促進發展的同時,更加充分發揮政府在彰顯公平正義、推動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國家安全維度,既要求有效運用市場化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發展質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經濟實力基礎,又要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彌補市場失靈,增強經濟韌性,筑牢安全屏障。

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從根本上說還是要靠改革。要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為目標,用深化改革的辦法轉變政府職能、培育市場體系,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推動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共促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從培育有效市場、實現“放得活”角度看,要持續拓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空間,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市場的核心功能是資源配置,必須破除阻礙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要素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其中有兩個重點要把握。一個是推動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証互認制度,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實現人盡其才。一個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錯位發展和分工協作,健全各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引導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全方位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形成與實體經濟結構相適應的金融結構。通過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是培育有效市場必須把握的關鍵所在。

從建設有為政府、做到“管得住”角度看,要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確保經濟行穩致遠。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政府應優化各類增量資源配置和存量結構調整,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提高政策整體效能,著力穩定預期、激發活力。通過擴張政府資產負債表,來應對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收縮的潛在風險,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真正體現政府在關鍵時刻的“有為”。政府還要把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的動態平衡,既要注重強化市場監管,硬化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預算約束,推動風險定價市場化,又要高度警惕各類風險之間的互動、傳染、疊加和放大,加強重點領域的風險防范處置,有效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