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善於做優增量盤活存量

李成明

2025年01月10日08:18    來源:學習時報

存量由增量變動累積而成,增量又在存量的基礎上產生,兩者互為條件、相互轉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作為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之一。這一規律性認識不僅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揭示了經濟活動更加高效運行的方向與路徑。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既面臨結構性問題,也承載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使命。一方面,存量資源配置效率較低的問題逐步顯現。無論是沉澱的資產、閑置的土地,還是低效運營的資本,都使得經濟活力難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增量投入的邊際效益遞減,傳統的投資驅動模式已難以為繼,高質量的增量供給成為稀缺資源。因此,隻有通過盤活存量激發潛能,才能騰挪空間,為增量的優化創造條件﹔而做優增量,又是推動產業升級、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關鍵路徑。這二者既是破解當前經濟困局的手段,更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存量代表著已形成的資源、資本、產業結構和社會基礎,盤活存量的核心在於釋放資源的潛能,提升現有要素的利用效率。首先,通過深化改革盤活資產存量。加快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存量資產的整合與重組,通過資產証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使沉澱資源流動起來,釋放新的經濟動能。其次,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優化市場規則和產權制度,推動土地、資本、人力等要素自由流動,打破低效佔用和資源錯配現象,讓資源配置更加公平高效。再次,推動低效領域的資源退出機制。通過“僵尸企業”清退、低效資產處置和企業兼並重組,清理存量中的冗余部分,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優質領域。最后,技術賦能是盤活存量的關鍵抓手。積極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提升存量資源的利用效率。

增量代表著新技術、新資源、新動能,做優增量的重點在於質量和結構。做優增量不是簡單的資源資本積累,而是一種深刻的經濟結構性調整,是一場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經濟革命。創新驅動是做優增量的核心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是關鍵。通過提升研發投入強度、完善創新體系,推動更多核心技術的突破,使增量形成高附加值的產業。其中,優化投資方向是抓手,強化精准化投向和綠色化導向。投資應向關鍵領域集中,包括高端制造、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產業方向,避免“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投入,而增量資源配置也必須符合“雙碳”目標。同時,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是保障。通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措施,為新經濟產業和初創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增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看似是兩個獨立的命題,實際上它們是辯証統一的。存量的盤活是做優增量的前提條件。如果存量資源長期沉澱,資源佔用空間難以騰挪,增量資源的優化將面臨瓶頸。通過盤活存量,不僅可以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也為增量投入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條件。做優增量又是盤活存量的動力所在。優質的增量供給能夠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反過來推動存量資源的重新配置,從而實現資源效率的全面提升。二者互為因果、互為支撐,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雙輪驅動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共同構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機整體。善於做優增量、盤活存量,要求我們堅持系統思維,從全局和長遠的視角推動存量與增量的協調發展。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們必須增強系統謀劃的能力,通過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既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