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高水平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陸影

2025年01月10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高水平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光明論壇】

近日發布的《高質量發展藍皮書: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4)——踐行開放發展理念》顯示,2013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開放發展總指數增長了13.4%。這一數值的顯著提升表明,中國經濟正以高水平開放為動力,全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創新的良性循環正逐步形成,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越發凸顯。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從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再到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列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無不彰顯著我國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應變局的堅定決心與戰略智慧。

報告顯示,我國制度開放指數增長了72.8%,這一數據背后是經濟體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與創新。制度型開放既是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選擇。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方能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舉措持續深化,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市場准入門檻不斷降低,為國內外投資者營造了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同時,我國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對接,推動國內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增強了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促進了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為經濟開放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報告顯示,我國開放布局指數增長108.3%,表明中國在區域開放布局上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了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地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沿海地區是開放的前沿陣地,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從上海起步,形成了擁有22個自貿試驗區的“雁陣”,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

沿江地區是東西雙向開放的重要紐帶,依托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加強與沿海地區的經濟聯系與合作,形成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例如,位於湖北的東風汽車與上海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技術合作﹔滬渝蓉高鐵項目建設,將大大提升長江流域的交通效率,促進人員、物資等快速流動。

沿邊地區是拓展開放空間的關鍵節點,通過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平台,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與人文交流,大力拓展開放空間。雲南自貿試驗區紅河片區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新疆自貿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設立國際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

內陸地區是開放型經濟的新高地,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和整體競爭力提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通過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和高端制造業,打造“四港聯動”的全球超級樞紐﹔西安國際港務區通過開通中歐班列(長安號),暢通跨境貿易通道,加速跨境貿易循環。

立足國內,中國經濟開放發展帶來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增加,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開放發展促進商品和服務多樣化、優質化,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文化消費,從基本生活保障到高品質生活追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推進開放發展,也要兼顧國內發展,如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等。

作者:陸影,系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