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鍛長補短深化地區產業協作

金觀平

2025年01月13日08:3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鍛長補短深化地區產業協作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產業協作。這就要求各地強化產業協作,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更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資源稟賦、比較優勢不同,產業之間的互補性較強,這是開展產業協作的基礎。比如,東部地區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產業體系發達,而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則以傳統產業為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兩者具有明顯的互補性。通過產業協作,東部地區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化自身產業鏈供應鏈,提高產業附加值﹔西部地區則可以借助東部地區的市場平台和技術優勢,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並達到產業合作與對接的目的。

近年來,各地區圍繞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勞務協作提質等開展全方位協作,促進了區域協調,激活了發展動力,也集聚了創新動能。然而,實踐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有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能力不足,影響了產業落地和發展﹔有的企業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不強,難以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此外,人才短缺也是制約中西部地區產業協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化地區之間的產業協作,要從破解這些現實問題入手。

立足區域定位,充分發掘自身優勢與潛力,促進經濟優勢互補。在“一盤棋”中找准定位,把一地優勢放在國家發展大局大勢中考量,才能更好落子。為此,東、中、西、東北地區應以重大戰略為引領,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搞清楚哪些資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根據自身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明確功能定位,發展優勢產業,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形成分工合理、重點突出的區域產業結構,在更高層次上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有利於產業協作的制度體系和市場環境。產業鏈在整體布局上通常表現出明顯的跨區域特征,隻有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以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激勵創新、優化分工、促進競爭,實現勞動力、資本、土地、數據等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靈活配置,以及市場設施高標准聯通和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協同,才能將超大規模市場的潛能充分釋放出來,提升市場在配置資源與激勵創新等方面的效率。

創新協作方式,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推進生產力布局優化,特別是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才能使生產要素在地理空間范圍內高效配置,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作、轉型升級接續推進。近年來,“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地區大量算力需求引導到西部地區,使數據要素跨區域流動,優化了數據中心布局,促進了東西部合作共贏。優化產業布局,東、中、西、東北地區就能夠攜手並進,協同發力,將產業“梯度”化作發展“勢能”,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將產業協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把握區域差異,用好優勢互補的辯証法,既補齊各自的短板,又鍛造共同的長板,東、中、西、東北地區一定能在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