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讓正能量與大流量雙向奔赴

王慶杰

2025年01月13日08:45    來源:學習時報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廣泛凝聚共識,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做好改革輿論引導工作,加強正面宣傳,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思想保証、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要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文化環境。

正能量必須形成大流量,才有到達率、影響力。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離開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就會失去意義。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化”人需先“到”人。無論是新聞報道、文藝作品,還是各類文化產品,隻有到達受眾,才能呈現、展示,才能讓人們去感知、去體會、去接受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情理。沒有流量,就沒有受眾,就只是自說自話,猶如空場中的表演、空谷中的吶喊,用盡力氣隻換來渺渺回聲,不僅是無力的,更是無效的。

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必須堅持著眼於人、落腳於人。一是以理服人。黨的創新理論是正能量之核,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講清講深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讓人們品味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增進對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的自覺認同。二是以文化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無論以何種載體、何種方式呈現,其靈魂都是文化。以文化人,要堅持在傳承創新中賡續文化根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守正創新、推陳出新,使宣傳報道、文藝創作、文化產品等在強其魂中塑其形、增其效,更加富有內涵、更加生動活潑,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讓更多人去感悟、受影響,達到成風化人的效果。三是以情感人。共情才能共鳴,接地氣才能聚人氣,直抵人心才能贏得人心。理論宣傳、新聞報道、文藝創作都要避免簡單化套路化,要胸懷同理心,主動向生活貼近、與大眾融情,用朴素平實的話語、通俗曉暢的表達、平凡溫暖的故事去觸動心靈,在具象化、生活化的傳播中激蕩人心,讓更多人感同身受、形成共鳴,主動融入、分享參與,匯聚傳播向上向善的力量。

人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陣地就在哪裡。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其中短視頻用戶佔網民整體的95.5%。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就要落實“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重要要求,努力把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正面聲音的最大增量。一是主力軍要挺進主陣地,以互聯網思維推進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全方位創新,用好從傳統媒體到網絡空間的全媒體輿論場,涵養、傳播、充盈正能量,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二是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主動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創造活力持續迸發,形成生生不息、綿延繁盛的不竭動力。嚴格各類新興媒體和傳播平台的監督管理,引導自媒體創作者積極弘揚新風正氣,從微視角看新時代、用小故事講大道理、從凡人小事中映射偉大變革,在大流量中澎湃磅礡正能量。三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把正確導向,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要旗幟鮮明,推動各級黨組織把嚴格負面管控與加強正面建設結合起來,注重用正能量激勵人、鼓舞人、引領人,不斷提高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面對技術革命帶來的媒體形態、輿論生態、文化業態的深刻變化,迫切需要能承載正能量的大流量、能推動大流量傳播的正能量,我們必須擁抱變革、向新而行,實現正能量與大流量雙向奔赴,以匯聚形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力量。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