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11: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阐述铿锵有力。走过建党91年、执政63年的风雨路,在经济改革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应怎样走?
从未停止,政改成就卓著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展如何?十八大期间,这成为国内外媒体记者们面对中央及地方官员时的热点问题。而官员们的回答也不约而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未停止过。
所谓改革,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广东实际出发,去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这些年没有停止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代表这么说。
这10年,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稳妥推进,已经取得了包括法治的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果——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代表如是表示。
这可从近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演进中找到证据——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扩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基层民主是这期间政治体制改革的缩影。“基层民主的推进,成效显著。”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代表对此深有感触。2009年村党总支换届,支芬所在的高碑店村成为朝阳区试点,316名党员直选总支书记,已做了7年支书的支芬满票当选。“正是我们工作中一直坚持和发扬民主,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等的作用,大家信任我们才会投票。”支芬说。
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代表看来,全世界都在探索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更适合自己,经过60多年的探索,中国找到了这条路,就是十八大报告中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的创新,超越了西方,更加开放和包容。”
不断探索,建设与改革并行
在代表们看来,在多年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此次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阐述,有不少亮点。
“此次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得分量更重,摆得位置更高,认识得更全面,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准。”胡鞍钢分析表示,这次特别提出国家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总目标,提法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报告最有特色的地方。
胡鞍钢认为,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转型需要不断地构建,一方面构建基本制度,一方面对体制弊端进行改革,需要我们在坚持和完善基本制度的同时,不断去改革我们的体制,调试我们的政策。
对于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提出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等七方面内容。对此,胡鞍钢分析表示,其中亮点很多,最有新意的是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报告提出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更加明确——政府不是经济发展主体,它的职能不是提供GDP,而是提供公益性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正义。”
积极稳妥,增加改革可操作性
“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胡鞍钢的话,也是代表们的普遍看法。
对此,十八大报告给出了答案——不仅明确了改革方向,还列出了具体措施。在代表们看来,对顶层设计的注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一系列具体措施“菜单”的开出则增强了改革的可操作性。
上海市黄浦区区委书记徐逸波代表表示,十八大报告为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这就需要按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江苏省靖江市法院副院长陈燕萍代表,对报告中提到的“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印象深刻。在她看来,这表明党对人大工作及人大代表作用,给予了前所未有地重视。在治国理政中,更加尊重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效,使执政党通过人大这个平台,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报告中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阐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北京市史家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校长王欢代表表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报告对如何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做出了具体明了的部署,明确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这一要求将切实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有利于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阐述也引发关注。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佟丽华代表说,依靠法治,是解决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