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构成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一个理论基础,一个贯穿于这个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主题,一个围绕主题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内涵、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促进社会公平的思想,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等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涉及不同领域,它们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崭新理论形态的高度概括与统称。
二、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坚实基础,贯穿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与“运动”、“变化”等范畴一起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状态,而且集中体现了物质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进规律。可以说,“发展”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与基本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称为“毫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架构自身的理论体系,是唯物辩证法这一“发展学说”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共产党人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科学发展观把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创造论”统一起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并使这种全面性和协调性长期持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发展中的有机整体,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处于内在的联系之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是有机体的思想,是深刻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工作中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等等。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思想与系统论思想的有机统一,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全面性与重点性相一致的思想方法以及“弹钢琴”、“两手抓”、“总揽全局”等诸多具体、生动、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