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翟四虎
2012年11月23日15:22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十八大”报告对未来五年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明确了任务,理清了思路,体现了我们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信心和决心。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对照陕西省情,我们有基础和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十六大报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十七大报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再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种表述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在促进就业的实践中认识的不断升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新时期就业工作管理创新要顺应人们就业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家庭服务业带动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十八大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和谐之基。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也是社会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社会保障领域的创新步伐,亮点纷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新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管理创新要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更加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制度实施的实效性,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保基金“五保合一”的统一征缴机制,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无障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扩面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尽早实现城乡人群全覆盖;构建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

十八大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人才战略是强国之路。人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承担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新时期人才工作管理创新要以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服务和激励保障机制,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陕工作创业。

十八大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依赖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政府制定改变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共政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收入翻番,就是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新时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提低、控高、扩中”为主线,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发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大幅度提高全省职工收入水平;采取财税支持政策提高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金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对垄断行业实行工资总额、工资水平双重调控,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支付保障规定。

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原则。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着力于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广泛建立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工时、休息休假制度,规范各类劳动标准;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责编:赵晶、秦华)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