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简评《走向文化哲学》
张晓校
2012年11月29日11:36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走向文化哲学》一书由胡长栓博士撰写、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全书主体部分由上、中、下三篇12章构成,侧重研讨了文化哲学的界分定位、哲学史前提、生存论基础及文化哲学研究中内在的悖论性思维等哲学、文化哲学领域内前沿性学术命题,并对怀疑文化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该专著的上篇并未像常见的、一般性的关于文化学、文化哲学研究专著那样,简单地就文化、哲学等众说纷纭的概念及其解读进行罗列、列举,而是直接从历史视角切入,明确了文化哲学的所指及其内涵,区分了文化哲学的三个层次,即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关于文化的科学,对文化的基本概念、模式、结构和体系进行反思的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文化哲学,并确证了作为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哲学相对于科学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从哲学的发展史角度,论证了哲学转向文化哲学是近代科学(理性)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中篇则主要以人的本质为基础,通过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研究“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对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几种悖论性思维及其历史归宿进行了生存论的化解,主要包括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科学主义文化和人文主义文化、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消解、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等悖论,并提出了将文化纳入到人学视阈内予以深入考察等观点。该专著下篇侧重研究怀疑文化,这也是本书最具独创性的研究,亦可视为本专著突出的闪光点。作者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诠释入手,指认了怀疑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中的存在,说明了怀疑论既不同于唯物主义、也不同唯心主义,既不同于可知论、也异于不可知论,而是一种独立的人类生存观念的本质,是人类一种基本精神,所表达的是存在于人类精神活动各个领域的精神状态。

《走向文化哲学》一书与其他相关著作不同,主要在于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一是对于文化哲学本身及其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化哲学作为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是近代以来科学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是当代人类本质的外观,是与当代人类存在相统一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和哲学观念。二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揭示了关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两种人的本质观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现实本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人的本质观,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决定了人的理想本质,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的本质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的矛盾运动。能够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阿基米德支点的只能是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三是在怀疑文化的初步研究中,一方面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揭示了怀疑论不同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独特存在;另一方面,通过揭示古代怀疑论作为一种形上生存观的本质,提出了怀疑论研究必须超越认识论的视野,走向生存论研究的新视野,进而实现从认识论到生存论视野的转换。

原载于《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8日理论版

(责编:赵晶、秦华)

相关专题
· 胡长栓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