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更高起点
要 点
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特别是受国际市场疲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适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重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系列国民经济先行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经过连续7个季度回落之后,2012年第四季度出现了缓中企稳。从全年看,经济增长可实现7.5%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6000美元。这份成绩单的取得十分不易。
综合判断,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要 点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经济增长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是由当下的国情世情所决定的。
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格局,已经难以为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也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曾经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其供求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为此,经济发展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后劲。
产能过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产能过剩问题所反映出的深层矛盾,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在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投资效率却在不断下降的问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最为关键的是要更加注重投资的方向、结构和质量。投资驱动既是我国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动力,也会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动力源泉之一。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缺的不是钱,是好项目”,大量的投资如何用在刀刃上,提高投资效率是关键所在。
持续健康发展
要 点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表述中虽然没有了“快”,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一定的发展速度。相反,发展是硬道理,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好转之时,也是稳增长的关键时期。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好。而适度放慢增长速度,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客观需要。对于2013年的经济增速,多家研究机构作出了预测,大多比较乐观,范围在8%到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们在转变增长模式方面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成效。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55%,在目前7.7%的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表明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撑内需增长的还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镇人口刚过总人口的半数,城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空间,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指出,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增长阶段,现在应该追求从“大”到“强”。一是关注发展产业链高端;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瓶颈;三是摆脱资源依赖;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