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人民观点·为什么要增强“四个意识”?

条件好了 仍然要“同群众一块吃苦”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12年12月20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题:有使命意识,才能永葆本色(人民观点·为什么要增强“四个意识”?④)

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一起苦”有了新的含义,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作为“两个先锋队”,我们党尤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亿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一起过”、“一起干”。

“这个重大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月余,不断重申责任与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让人看到使命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意蕴。

今天,我们不再用“小米加步枪”击退侵略者,而是在世界“变平”之后参与全球竞争;不再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积累物质财富,而是既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要解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既需号令统一、走好“全国一盘棋”,也要答好利益分众化、权利敏感期的考题。

从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抉择,到与看不见的欲望角力,一些人做出了不一样的回答。或是只重个人得失,好大喜功,造出“短命路”、“遮羞墙”等政绩工程;或是失去进取精神,追求个人享乐、陷入腐败泥淖,执政资源因“表哥”、“房叔”而流失。是与非、真与假、公与私、虚与实,时刻考验着党性与人格。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郑重告诫全党,“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时代场景切换,但作为一个“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使命却一以贯之。无论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了谁?

过去,我们和群众“一起苦”。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南泥湾的大生产,一穷二白中建设社会主义,条件艰苦却矢志不渝。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要求自己“三不”:不吃肉、不吃蛋、粮食标准不超过定量。坚定的理想信仰、崇高的政治品格,让人民群众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即便最困难时也从未离弃。

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一起苦”有了新的含义,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腰悬绳索一锤一锤凿出的红旗渠,手摁印泥拼死搏来的包产到户,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2亿农民离乡进城支撑起的“中国制造”……中国的发展,靠的是无数人的打拼。作为“两个先锋队”,我们党尤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亿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一起过”、“一起干”。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我们的队伍再庞大、事业再辉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1922年,12人代表中共不足200个党员,向历史做出承诺:“我们共产党不是空谈主义者,不是候补的革命者,乃是时时刻刻要站起来努力工作的党,乃是时时刻刻要站起来为无产阶级利益并努力工作的党。”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上,一个曾经屈辱沉沦的伟大民族正奋发前行,亿万意气风发的人民在重绘着世界的版图。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胸怀激荡的使命?

(此文为本系列评论最后一篇。——编者)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