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人为本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28日09:04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并为我们下一步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可以说,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自然灾害频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与扩大内需、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同样重要。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口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还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科技工作者、环保专家的宣传作用,通过家庭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宣传教育使每个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环保参与程度。

  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积极探索和鼓励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环保模式等。 (执笔:吴伟华)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