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户籍改革不能因利益羁绊裹足不前
卢 伟
2013年01月09日09:20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一纸户口,牵动着无数人的敏感神经。日前召开的全国政法会议,将户籍制度改革列为201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积极作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让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农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2013年1月8日《人民日报》)尽管会议没有给出详细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但户改仍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

  毋庸讳言,目前的户籍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如果从1997年全国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开始算起,户籍改革到今天已经推进了16个年头。时间不可谓不长,但进度并不能让人满意。有统计数据表明,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但若以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户籍人口计算,仅有36%左右。大城市姑且不论,地级市以下城区全部开放户籍也尚未落实,几个月前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调研发现,“户籍改革几乎遭到所有市长的反对”。

  早就有人指出,户改之难,不在于那一张户籍卡的存废,而在于户口背后的种种社会福利。附加在户籍之上的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使得户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焦点之一。不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给予均等的公共服务,对于城市政府来说,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财政开支的大幅增加。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表示,今后20年内,五亿农民要变为市民,将意味着增加40万亿到50万亿的社会福利开支。面对巨大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推进户籍改革的动力自然不足。

  然而,户籍改革不能只算财政账。户口问题上能体现多少公平正义,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将社会成员按照户籍人为地划分为不同人群,进而提供有差别的社会福利,与基本的公平原则相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写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指导方针,无论是否具有户籍,只要在一地居住生活纳税,就应当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这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财政支出作为社会二次分配的重要一环,弥合不同社会成员的收入与福利方面的差距,是其天然使命。多年来,相较于农村人口与外来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在人数上占少数,但在福利分配上占优势,如果财政天平向着那些本来就占有优势地位的人群再次倾斜,财政政策就失去了弥合阶层差距的意义。

  此外,户籍改革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户籍制度设立的初衷本为维护社会稳定,但现在这一制度越来越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找工作要本地户口、同工不同酬、高考指标的分配不公,乃至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与户籍改革不到位有关。打破户籍壁垒,让流动人口享受到户籍人口的福利,由此带来的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不仅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将为城市的发展繁荣提供源源不尽的动力。户籍问题积弊已久,改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能因为各种利益羁绊而裹足不前,应该是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