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官德之道公道厚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杜旭东
2013年01月10日09:10   来源:宁夏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以“哲欣”的笔名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题为“做人与做官”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指出:“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并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文章对党员领导干部该怎样处理做人与做官、修身与立德的关系,提出的深刻见解,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究竟要如何“常修为政之德”?起码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忠于国家;二是服务人民;三是恪尽职守;四是公正廉洁。至于党员干部该怎样修炼自己的为官之德,笔者认为,修德之道重在两“道”。

第一个道,就是做事要公道。公务员姓公,“公”字当头,必须天下为公。办事只有出于公心,为政才能堂堂正正。这个公道,一要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如果领导用人,不看能力和人品,谁走得近用谁,这怎么能有良好的风气和和谐的氛围?不光是领导,我们一般的普通公务员也存在公道抉择问题,比如民主推荐时,是看岗位需要,还是看私人交情,这就是公与不公的分水岭。心存公道,就会以德才作取舍标准,人同此心就会风清气正;而如果心存私念,就会以个人亲疏作标准,难免蝇营狗苟,小圈子盛行。二要体现在公平赏罚上。赏和罚是引导行为的指挥棒,赏罚对了可以激励一大片,赏罚错了,同样会挫伤一大片。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令行禁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对自己喜欢的人就多奖赏、多关照,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有个人恩怨的人就让“碰钉子”或不理睬,最终只会造成离心离德、众叛亲离,不但损害党的事业,也会损害个人威信。三要体现在为民用权上。党员干部替国家行使权力,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在做一项事关群众的决策的时候,要在心里多问问自己,这样做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多用心为群众做实事,多用心为群众解难处,真正让自己“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第二个道,就是做人要厚道。厚道做人是党员干部的立业之基,要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事业的基础才扎实。党员干部培养敦厚的人品,首先就要诚实。只有诚实了,组织才会信任你;只有诚实了,上级领导才会觉得你靠得住,才有可能满意你;只有诚实了,老百姓才会觉得你说话算数,才会拥护你。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有“不为浮云遮望眼”的定力,任何时候都努力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诚实赢得人心。其次要正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个党员干部只有自身行的正,在群众那里才能有威信、才能受拥护。然而,“正直”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做一个正直的人往往意味着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压力、承担很多的磨难。但难并不是不可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人坦诚、对己严格,对不正之风敢坚持原则,对矛盾问题敢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做一个正派的人、做一个有一身正气的人。第三要爱人。为官者手中的权力与百姓的福祉息息相关,所以为官者必须要有对百姓仁慈爱护、心怀恻隐的爱人之心。只要心存善念,看到百姓的苦难,就感受他们的苦难;看到百姓的忧愁,就感受他们的忧愁,用心去关爱百姓、维护百姓、帮助百姓,那么你在任何位置上都能为老百姓做出一番事业。(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综合二处)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