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驻京记者 柳田 ●嘉宾: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解放观点:去年我国GDP增速是7.8%,创下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经济增长率是不是偏低,一直是学者、媒体争议的焦点,对此您怎么看? 张永军:去年前三季度经济呈现增速持续下滑、通胀率逐步走低、国际贸易顺差增加的格局。在第四季度之后,经济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这是一个总体的判断。 判断中国经济增速是否偏低,不仅要看动态变化,还要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进行比较。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以及国内外的很多分析,前些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9%到10%。这样看,我们现在的增速当然是明显偏低了。但关于现阶段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是不是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各方也有很多讨论。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具备保持8%以上的增长可能性。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将会下降到3%到3.5%。我们认为,尽管现阶段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较之从前有所下降,但2012年的经济增速低于我国目前这个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2012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方向上应该是正确的。 解放观点:从去年的情况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经济增速偏低的结果? 张永军:增速偏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下降,是不是像有些经济学者所判断的,纯粹是由于长期性、结构性的原因,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换挡期?我们承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周期性方面的原因,是属于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不振表现为内外需都在放缓,外需放缓主要是因为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内需表现为国内投资增速在放缓,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基础设施的投资曾经出现了负增长。 解放观点:您认为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应该在什么水平上? 张永军:除去刚才谈到的2012年我国需求不足造成经济增速偏低之外,从供给的角度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判断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学上比较关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增长率这几个方面。根据现在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下降,但这不意味着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城镇化等因素能够弥补适龄劳动人口下降的影响。资本投入上,近几年我国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支撑着经济增速达到较高的水平。现在国内投资空间仍然比较大,基础设施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投资空间,能够支撑投资的较快增长。 另外,全要素生产率也能够保持较快增长。显然,我国是技术的“追赶者”,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生产效率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东中西部之间也存在着生产效率的差异,这都表明未来经济增速有着提高的空间。随着我国“十二五”鼓励创新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过程还会延续。 总之,我们认为,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来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在8.5%左右。 解放观点:具体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您作何判断? 张永军:总的来看,2013年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反弹的势头,全年GDP增速应该高于2012年,有可能实现略微超过8%的增速。 我们判断,2013年出口会有一个小幅反弹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会有一定幅度的好转,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近期纷纷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也在放松货币政策等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好转,中国的出口会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一个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会给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总的来看我们觉得中国出口仍然是比较低迷的,但增长速度会略微加快。 国内需求主要还是看投资。我个人觉得投资反弹的态势是有望延续的,一方面近期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增速在提高,投资资金到位的情况有一些好转,另外,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成交开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整个资金状况将有所改善。 最后,关于价格形势。 2012年底物价上涨率有所抬头,我认为2013年这种上涨的态势可能会有所加强。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步伐加快,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大的因素,我们判断2013年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比去年要高一些,但是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估计在3%-4%的范围内。此外,随着全球经济风险减弱,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汇率有可能走软,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推高的作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的货币供应会有一些影响,这也会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国内。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