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银行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李志刚  张红军
2013年02月26日15:35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较为明显,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企稳,未来30年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悲观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减慢,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为此,本文将详细剖析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及长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最后探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的近期态势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7.4%,较第二季度7.6%进一步下降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回落。从GDP增速看,中国经济增长增幅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再看反映中国制造业活跃程度的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见图1),自201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PMI一直徘徊在50左右,但自10月份以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50以上,11月份达到50.6;汇丰PMI指数2012年11月份之前,也一直低于50,11月回升至50以上,达到50.4。从上述经理人采购指数两个指标单月数值及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经济2012年前四季度处于回落阶段,目前虽然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未来趋势有待进一步判断。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增幅放缓,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增长也出现回落。近年来,尤其是自国内主要大型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之后,中国银行业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体经营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以市值、利润、资产及资本等指标排名,部分国内大型银行在全球同业中名列前茅,中国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银行业的重要力量。如表1,在《银行家》杂志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中国银行业的数量持续增加,在2012年的最新排名中,我国四大银行进入一级资本排名的全球前10名,上榜家数与美国持平。但自2011年2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季度增速呈下降之势,资产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也逐季度下滑的态势。201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中国银行利润增幅分别为23.72%、23.34%和20.03%,预计第四季度利润增速为16%-18%。如图2,从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幅看,增幅下滑表现的更为明显。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的总体增速从2011年第二季度的34.34%最高点下滑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20.75%。

银行业利润增幅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一直是国内外文献研究的重点。从已有国内外研究看,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与该国的银行业利润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早在1912年,熊彼特(Schumpeter)就强调了银行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银行能够通过识别和募集资金鼓励创新,从而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罗宾森(Robinson)在1952年的研究中也发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关系;麦金龙、肖以及卢卡斯等一批学者多强调了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特征,麦金龙等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储蓄提高、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发展(Mc Kinnon,1973;Shaw,1973)。有关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经济增长与银行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Arestis、Demetriades和Luintel(2001)使用五个发达国家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银行业的发展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贡献更大。国内学者有学者选取样本区间在2002年12月到2010年9月之间美国银行及经济增长相关季度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与美国GDP之间的长期均衡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美国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姜瑞、刘雪娇,2012)。很多学者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利润增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如图3,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DP同比增长率与国内A股市场16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增幅之间的相关系数R2=96.68%,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本轮周期下,中国经济增长增幅的下滑是中国银行业利润增幅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长期因素

对于中国经济近期增长速度的放缓,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长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二是中国现有的制度红利逐步消失,未来需要释放新一轮的改革红利。

(一)人口红利或将消失

过去的30年,是中国人口红利集中爆发的30年,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中国的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在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之外,成为了一个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通过高储蓄率保证了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但是这一增长动力近年来开始弱化,长期存在的“人口红利”或将消失,甚至可能出现“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从综合生育率看,2011年,我国的综合生育率是1.54(低于我国政府设定的1.8的均衡人口的生育率水平),而美国和印度的综合生育率水平在2以上(国际上公认的均衡人口生育率水平为2.1),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综合生育率都无法达到1.8,而美国和印度将稳定在2以上。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长期的低生育水平将会导致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老龄化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联合国人口展望》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并随后转为负增长。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目前为1.65亿,2020年将增加到2.4亿,2030年时则高达3.4亿,届时约占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对于人口红利,目前尚没有一个官方统一的定义,一般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度量:首先可以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度量,2011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74.4%,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比2010年微降0.1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拐点意味着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另外一个度量人口红利的指标是人口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能抚养的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的人口)。这个指标越大表明抚养负担越轻,指标由上升转变为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由于人口红利将或结束,劳动力短缺,不再能便宜地供给,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因此可能失去最基础的国际比较优势。

(二)现有的制度红利或将结束

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有关“制度红利”的内涵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初始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导致在产权保护以及合约执行方面的交易成本在总的交易成本中占比较高,通过制度变迁或变革有效地降低了这类交易成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回顾30余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伟大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一系列市场化的制度性变革,即所谓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这些制度变革,带来了效率、创新和生产率的极大提升。我们大致把30年来的制度改革红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9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走上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当时改革关键就是放松之前的管制,让民间的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民公社制度的打破、农村家庭承包制以及乡镇企业的崛起等直接或间接因素催生了中国经济后来10多年一系列的巨大变化。这一阶段的“制度红利”可以看作是一个“制度解放”的红利。

第二阶段:1990-2001年。20世纪90年代初,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起点,举国上下坚定了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普遍实现了民营化,为中国经济增长扫除了障碍,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

第三阶段:2001-2008年。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贸易自由化改革和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集中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过去30年全球贸易量增长不到5.9倍,而同期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87倍,中国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由0.83%上升到7%。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的全球经济衰退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经济格局,外部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中国原有的制度性红利或将消失。有学者指出,我们制度改革的红利,在过去的30年中已经享受完了,下一轮经济增长不能够靠原有结构推动,而应该靠制度的变革和技术的更新(吴晓灵,2011)。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短期因素

我们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解读当期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短期影响因素:一方面,从宏观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因素在于三驾马车的整体动力不足,出口增速下滑,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从微观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微观指标也反映了实体经济的走弱。

(一)三驾马车动力不足

近期,投资、消费及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均呈现减弱之势,投资方面是政府自主调整及市场需求的结果,净出口由于外需不足下滑较为明显,消费仍没有明显上升的迹象。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时间序列看,净出口占比下降态势较为显著,2011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仅为-6%;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以来,投资贡献度占比一度在2009年高达91%,之后两年也维持在54%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维持在40%-50%左右,但由于制度性因素加上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短期内较难有大的突破。

(二)出口增速下滑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2012年以来中国外贸表现不佳,可能将无法再现过去每年超过20%甚至30%的高速增长。从进出口同比增速的年度数据来看,2011年,中国进出口增速已经出现拐点;再看月度数据,2012年以来,进出口增速呈现明显下滑的态势,10月份略有回升,11月份进出口增幅再次回落,其中出口17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9%,较上月的11.6%大幅回落;进口1597.5亿美元,同比持平,弱于上月的2.4%,全年约为7%;显示我国进出口依然低迷。

(三)投资增速放缓

2012年以来,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逐步显现,投资增速明显回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度创下36个月新低,之后数个月,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前期水平,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3%,比1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与1-10月同比增速持平。分轻重工业看,11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轻工业增长9.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是重工业增加值回升较多的主要原因。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从时间序列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自2011年4月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下半年以来,得益于国家发改委对相关基建项目审批的加速等相关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回升,但增速依然低于2011年,2011年固定资产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25%左右。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344亿元,同比增长22.5%。基建投资中,铁路投资占比较高,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呈逐月上升态势,由此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复苏;而制造业投资增速无明显改善,自8月份以来累计增速持续下滑,从1-7月份的24.9%降至1-11月份的22.8%。由此可以预计,政府“调结构”政策之路任重而道远。由于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增速也从大幅高于固定资产增速转为低于平均增速。从图5看,自2012年4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资金到位情况略有改善,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8580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1-10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分析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央行微调了货币政策及国内融资环境的改善,但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期间房地产调控将继续保持。

(四)消费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国内消费动力难以大幅提升,近期的表现也未见有所起色。社会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及单月同比增速自2011年11月份以来均呈下滑态势, 2012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为近30个月以来新低。受节日等因素影响,10月份消费有所回升,11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7亿元,同比增长14.9%,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1至12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在收入分配,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方面,如果没有较为显著地变化,中国的内需大幅度启动仍要假以时日。

(五)PPI持续低位运行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自2011年8月以来连续下滑,2012年3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9月份一度降至-3.6%,为近35个月最低,PPI环比增速也自5月份以来连续为负。12月份PPI同比下降1.9%,降幅比10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仍下降0.1%,表明价格改善并不明显。从分项指标看,采掘、加工工业、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同比均仍处下跌态势。PPI指标连续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中的工业生产活动仍然较弱,实体经济生产性需求依然不足。

微观数据印证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下滑已成为当前经济下行的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出现连续下降。图6显示,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0.2%,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同期主营业务的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上涨。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2012年12月当月实现利润8952亿元,同比增长17.3%。1-10月,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化工行业、有色行业、建材行业、交通行业、机械行业等。

2012年以来用电增速持续下降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经济放缓或仍将持续。1-8月工业用电量增速下降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6.3 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的影响占92.5%。10-12月份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速明显反弹。12月份社会用电量45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48%,我们判断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活动持续回升,但未来进一步走势仍有待观察。

当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一)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产能过剩是经济萧条期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如果产能大于需求,就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并不准确,实际上产能大于需求并不一定意味着产能过剩。有学者指出,产能过剩通常指工业部门闲置产能超过某种合理界限的现象,产能过剩本质上是部门性和微观性的问题。另外,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有助于调节和平滑需求波动(卢锋,2009)。产能过剩的一个核心判断标准是当前产能利用率是否低于历史正常水平。以美国为例,近几十年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81%,在次贷危机时期,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甚至低于70%,这就反映了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曲玥(2010)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估计了2000-2010年的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由于2009年和2010年“四万亿”投资带动下的企业盈利改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攀升,2011-2012年是许多行业产能释放的高峰时期,同时经济的总需求逐季下行。因此,2011年和2012年产能利用率下行是确定性事件。目前,钢铁、电解铝、光伏、纺织、服装、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30年我国已由一个实行极端平均主义收入分配政策的国家迈进了世界上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统计局近年来没有连续公布基尼系数,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基尼系数进行了计算。由于应用数据及计算方法的不同,对于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有很多不同的结果,但中国的基尼系数在不断上升并且已经进入世界收入差距较高的国家行列已是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人们对贫富差距的担忧已从城乡收入分配向农村内部拓展。

当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一)城镇化进程仍有较大空间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从表2看,2002年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人口年均增加2096万,年均增幅1.35%。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未来仍有很大的空间。

(二)改革红利仍有较大空间

十八大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把深化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制度红利”。当前,中国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经济建设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替代,而在提供公共产品,如社保、医疗、教育、住房以及维护市场秩序如法治、信用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由此,推进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换,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户籍改革和建设更富活力与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红利”。在当前户籍制度下,移民成本高昂,目前有2.5亿农民工,占全部劳动力的30%。这些人完成了“工厂化”,却尚未完成城市居民化。由此,逐步放松户籍管制,配合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财政、教育、医疗、退休等制度改革,将会推动经济再现活力,爆发制度红利。进一步,中国的农业产出占GDP比重只有10%,却仍在使用30%~40%的劳动力。通过制度变化减少移民成本,农村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非农部门,依然大有潜力。追求“劳动生产率红利”。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际上衡量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对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解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虽然计量结果有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认为:至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是靠大量的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形成所推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不高。所以,通过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改善实现内生的增长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主题。

(三)过高的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的较大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上世纪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中国如此高的储蓄率主要与经济转轨过程政府未能充分解决医疗、养老、教育及住房等公共服务相关,由此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始终维持较强水平。近年来,政府正在积极着手解决医疗等公共服务问题,这些措施会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至合理水平,这将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地区及产业经济结构仍有改善空间

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图7,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然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改善较为明显,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如图8,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2年,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分别增长是4.5%、8.1%和8.1%。但从三大产业的结构看,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的占比,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及水平仍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必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战略性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推动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振内需、推动民间投资,实现三驾马车的均衡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主要立足点。

(一)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持久动力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现有水平,假设每年有1000左右万人口转移到城市,每人每年有10万元消费及投资,其中包括住房或租金、日常消费、子女教育等,则每年将带来1万亿元的需求,由此将会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平稳发展的内在动力之源泉所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会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进入新兴古典增长之路。同时,城镇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促进现代产业集聚。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推进城镇化之路上,还要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加快结构调整、节约利用土地、加快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提振消费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潜在消费规模相当大。商务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2万亿元”的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内扩大消费需求是推动内需,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源上解决食品、药品公共安全问题;加大有助于形成消费能力的投资,如加大公共服务的投资等;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失业救济等一系列的保障,降低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加即期消费的意愿;优化消费金融的环境,适度发展消费信贷,不断推动储蓄率的降低。

(三)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要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完善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二是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内在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持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四是发挥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主动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助力经济结构转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通过经济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等方式,逐步缩小不同经济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享有基本相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使自身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加强各经济区域间相互联系,提升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发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五)继续发挥投资对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在投向上,一是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二是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三是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在投资主体上,政府投资应重点着力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项目,同时要继续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细则,催生投资新热点。“新36条”出台两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明显扩大,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重要“稳定器”。2012年上半年,民间投资总规模达到9.37万亿元,大约比20010年同期翻了一番,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所占比重达到62.1%。未来,需要将进一步落实好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参与国企重组,民间资本进入政策性住房市场,确实保证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战略管理与投资关系部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责编:秦华、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