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官员伍皓公布专车牌号的举动,迅速形成网络热点,公车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焦点。
多年来,“三公”消费中的铺张、浪费和腐败问题,一直为群众所深恶痛绝。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在其中占大头,更是饱受诟病。公车浪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车私用严重,真正用于公务的时间较少;二是占用道路资源,加剧交通拥堵;三是维修费用较高,运行效率低下。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在相关提案中称,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配车),每年消费支出1500亿—2000亿元,每辆公车年均消费额为8万—10万元;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机关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使用效率却仅为社会运营车辆的1/5至1/6。
实际上,群众反感的不仅是庞大的公车耗费,还有公车配备、使用上的乱象。由于后者实质为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可谓“车轮上的腐败”,因此更为民众所不容。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如果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公车管理的文件算起,“公车改革”已近20年,尽管近年来一些地方也有探索,但整体来看并不如人意。在中央强调改进作风、着力惩治腐败的新形势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公车治理问题亟须破解。如前文所述,公车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浪费严重,二是私用突出。因此,治理举措应着眼于解决这两个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在总量控制下大幅减少公车数量。2011年3月,北京在全国率先公布了公车数量,而在此前该市提出“十二五”期间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中央可出台相关规定,以适当时间为界严禁各省、市、自治区增加公车,在此基础上以大幅减少公车为取向科学核定各地公车数量。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公车封存过半,之后整治交通堵塞也有 30%的公车封存,而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并未受到影响。显然,公车配备和使用上的“水分”很大,如果以“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的说法为据,砍掉一半公车也不为过。
以公开透明遏制公车私用。近日,《绵阳一学校放假外地警车来了6辆》的帖子在网上疯传。随即,涉事单位对公车私用者予以处理:4人被免职,1人诫勉谈话,1人写检讨。这一事例再次表明,公众监督是防止公车私用的有效手段,但是普通号牌公车因难以识别而无法实施。其实,在这方面可学习港澳经验:香港的公务用车有统一号牌标志,澳门的公车则在车辆前后喷涂了所属单位名称。内地公务用车也应有明显标识,这样一目了然、便于公众监督。
谨防公车改革误入歧途。目前,货币化补偿成为主要的车改模式。这也许是尊重现实的无奈之举,但必须警惕借改革之名以自肥的行径。昙花一现的辽宁辽阳弓长岭区车改就是典型案例,取消公车后区委、区政府正职的补偿标准每年高达8万元。中央相关部门可考虑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状况、往年车辆耗费等指标确定一个系数,由各地得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为公众接受的车补数额,防止货币化补偿成为“变相加薪”和“额外福利”。此外,还应坚决纠正“既拿车补又免费享用公车”的做法。
必须认识到,在公车问题上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公车浪费和滥用,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应尽快启动以大幅度减少直至基本取消公车为方向的改革。
(作者为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法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