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代表审议“两高”报告,对孙宪忠代表印象尤深。当着在座一众最高院工作人员的面,他批评部分法院片面追求“调解率”,甚至提出要做到“零判决”。“法院居然说要零判决,我们还拿什么去引导社会?”
随手上网一搜,还真出乎意料。某院“全力打造”零判决法庭,某院“连续八年”零判决,某院开展“零判决竞赛”……类似的宣传材料几乎满屏。“零判决”显然被部分法院当成了颇高成就或是奋斗目标,却忘了法院的根本工具是判决。个别司法实践甚至因为“零判决崇拜”,不惜舍弃司法应有的严肃性,难怪孙代表要大呼荒唐。
司法领域,调解是“中国特色”。基层以调解止纷争,减少对簿公堂,很多时候确是好事。但凡事一怕“浅”二怕“过”三怕“一刀切”,若没有真正理解前提与初衷,又不分实际滥加运用,甚至背离基本的价值标准,任何改革都免不了异化。如代表说的,“情感的事适宜调解,欠债纠纷则应当判决”;而一些本应严格履行司法程序的案件、需要通过判决彰显正义的案件,也因为非法治的目的偏离轨道,最后只能伤害司法的公信力。
今天公众最关注的话题,应该是机构改革。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其称作“大部制改革”,其实不准确。“大部制”并非本轮机构改革的主体,真正关键的是政府职能转变,个中要害又是政府将部分权力交还给市场和社会。当然其中也涉及部门拆并,有一些“大部制”的表征,这自然是直观的新闻,所以集中公众目光。
但公众热衷“大部制”的时候,未必不关心背后的改革纵深。谁都知道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更得狠下决心“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倘若只流于皮表,不触及实质,甚至借了改革的名义换一种方式继续扩权,怕是要让改革沦为儿戏,最终损害的还是改革本身。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推出备受瞩目,备受好评,备受期待。人们绝不希望改革背离改革的初衷,再出现“零判决”之类的洋相。改革在今天尤其需要被呵护,不让改革异化,恐怕要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