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
人民公仆就要牢牢确立公仆意识。
因此,国家行政学院筹建创立之初,江泽民同志就为学院题词:“永做人民公仆。”
因此,国家行政学院始终秉承“一个中心,三个重点”的办学理念: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为中心,以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为重点。
今天,在大家结业离院之际,我送你们一句话作为母校的礼物:“牢牢确立公仆意识”,希望你们乐意接受并牢牢记取。
(一)
干部是公仆,这是巴黎公社确立的原则。
1871年创立的巴黎公社明确宣布公社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1891年,恩格斯在为《法兰西内战》写的“导言”中指出,巴黎公社的所有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能随时撤换,因此能够“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和马克思、恩格斯总结提炼出来的公仆理论,一直为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明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胡锦涛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
公仆意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是人民公仆这一身份、职责和价值的清醒认识。
首先,公仆意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身份的意识。领导干部的身份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仆人;不是官,而是仆。领导干部的权,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用的。因此,做官当老爷,对群众态度粗暴耍威风,不是领导干部。
其次,公仆意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职责的意识。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为人民——为人民用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因此,不好好为群众办实事、不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的,不是领导干部。
第三,公仆意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价值的意识。领导干部就因为是人民的公仆而获得崇高的价值。让人民所盼得到实现,让人民所愿得到满足,让人民所恨得到清除,让人民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就是领导干部的价值所在。因此,对人民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是毫无价值的领导干部。
(三)
公仆意识的核心是群众观、权力观和责任感。群众观,是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党的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是对党的群众观的重大发展。
群众观要求领导干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对权力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权力来源的看法,对权力归属的看法,以及对如何使用权力的基本态度。
对权力来源的看法是权力观的基础;权力来源于谁,必然要求对谁负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
对权力归属的看法,就是权力归谁所有;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对如何使用权力的基本态度,就是权力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的问题;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都是为民所用。
群众观和权力观的共同点,都要求领导干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是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责任感就是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所承担责任的主观意识。
责任是人份内应做的事,责任感是自觉主动做好份内应做之事的精神状态。对群众有没有责任感以及责任感的强弱,是看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和权力观是否端正的具体表现,也是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具体指标。
综上所述,公仆意识是我们党的宗旨意识的直接体现。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确立了群众观和权力观,并把群众观和权力观内化为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责任感,那么公仆意识也就确立了。从这个意义上,我把群众观、权力观和责任感看作是公仆意识的核心内容。当然,如果把群众观、权力观看作是公仆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成立的。
(四)
公仆意识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在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公仆意识必然表现为领导行为,不表现为领导行为的公仆意识是不存在的。
公仆意识必须见之于具体行动,没有具体行动的公仆意识是自我标榜的,或者是虚假的。
公仆意识是可以衡量检查的,通过一言一行可以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有无和强弱。
总之一句话,公仆意识不仅是思想的,也是行为的,从而公仆意识具有一些基本的衡量标准。公仆意识的行为载体和衡量标准,有如下三点:
第一,情为民所系。一切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都要怀有深厚的感情。比如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当了领导,忘了群众,就是对群众没有感情。比如心里时刻喜群众所喜,忧群众所忧,恨群众所恨,急群众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人民群众冷暖安危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就是对群众没有感情。
第二,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当然就要用于人民;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当然就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行使权力的最高标准。
第三,利为民所谋。就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环境中。
(五)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公仆意识,一定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排序,行为表现有以下三种:
一是不作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占着茅坑不拉屎”说的就是不作为。例如,不谋发展,不采取措施制止企业乱排放,不想办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实施任何打击而让黑恶势力横行霸道……人民公仆本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这种种不作为证明,这样的领导干部已经没有半点公仆意识。
二是乱作为。违背规律、违反程序、违背情理的作为都是乱作为。例如,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抓发展,在气候、能源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上项目,临时动议提拔干部等等,就是乱作为。领导干部本应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按规矩办事,这种种乱作为表明,这样的领导干部已经不是在用权为民,而是在用权坑民,达到了严重不负责任的地步。
三是胡作非为。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例如,欺压群众甚至随意关押群众,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贪污受贿,不择手段谋取私利,该胜诉的案件判败,该败诉的案件判胜等等。结果被人民群众戳脊梁骨,甚至沦落为犯罪分子。
不作为、乱作为、胡作非为都是从丢掉公仆意识开始的。因此,确立公仆意识,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极为重要。丢掉了公仆意识,就有可能从人民公仆变成人民主人,从人民公仆变成人民罪人。
(六)
把我今天想所说的,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两层意思:
领导干部一定要确立公仆意识;没有公仆意识的领导干部是不合格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一定牢牢确立公仆意识;公仆意识不牢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一个善始善终的领导干部。
具有公仆意识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福祉。
拥有一大批牢牢确立公仆意识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希望。
请各位学员牢牢确立公仆意识,永做人民公仆。
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束,我们一起听一首颇有感染力的歌曲:《永做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