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政策解读:重启撤县设市需有顶层设计
2013年04月25日09:1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重启撤县设市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意义重大。但专家也对目前井喷似的申请热潮表示担忧,建议对撤县设市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设市标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扩张。

受新一轮城镇化热潮的推动,被国务院暂停了十余年的 “撤县设市”有望解冻,并将迎来申请高潮。

此前有媒体报道,当前全国酝酿撤县设市(区)的县就有上百个,而仅仅在广东、贵州、云南、陕西4个省份,就有60多个县提出撤县设市(区)。此外,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撤销弥勒县,设立弥勒市(县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举动拉开了撤县设市解禁大幕的一角。

1997年国务院作出“暂停审批县改市”的决定,时隔16年,撤县设市重启意味着什么?是否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撤县设市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对此,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撤县设市对于县来说,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县一直都有“改市”的冲动。重启撤县设市有利于改善城市规模结构,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意义重大。但专家也对目前井喷似的申请热潮表示担忧,建议对撤县设市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设市标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扩张。

对推进城镇化意义重大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 《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在近期正式对外“亮相”。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规划》颁布后,将会有更多的县份获准撤县设市。

那么,撤县设市重启意味着什么?是否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呢?

“撤县设市对推进城镇化意义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已经有十多年了,但在这十多年的实施过程中,设市进程却冻结了。十八大以后重新启动这个进程,令人瞩目。

刘勇认为,撤县设市的目的是改善城市规模结构,虽然重启撤县设市并不意味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可以肯定的是,给了名声以后,有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撤县设市总的来说对城镇化发展有推进作用。但他同时强调,要想真正推进城镇化,撤县设市切勿不注重实际条件,一哄而上,搞成形式上的“县改市”,而老百姓真正的福利水平、生活方式、就业机会等都没有大的改变。

需有顶层设计并制定标准

时隔16年,重启设市进程,刘勇认为,一定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如果缺少顶层设计,大家一哄而上,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规模等都把握不好的话,就会乱套。 ”他说。

同时,刘勇认为,设市模式也需要有顶层设计。究竟是整体设市还是切块设市,或是其他模式的设市,还需要考虑全面,多方调查后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整体设市还是切块设市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思维,整体设市,也就是‘县改市’,是城市和乡村合治;而切块设市,市仍然由县来管,县既管城市,又管农村,相当于把整个中国行政体制进行变革,体现了城乡分治的概念。 ”刘云中说,现在很难说这两种情况哪种更好。

但据刘勇介绍,目前我国基本上都是整体设市,整体设市是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比较少。整体设市有许多弊端。例如整体设市之后,实力很强的镇就被剥夺了设市的权利。另外,整体设市还很容易造成瞎扩张的趋势。

“对比之下,西方国家市县是并存的、分治的,土地的划分需要协商,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瞎扩张的趋势。 ”刘勇说。此外,他认为,整体设市在税收上也存在问题,设市后税收都留给城市用,不会拿钱去搞新农村建设;再者,整体设市的模式实际上对农业的确有剥夺。

与此同时,刘勇表示,新的设市标准需尽快出台。

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的,标准主要突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区人口、基础设施四大指标。二十多年间,国家多次拟调整设市标准,但都未落实。

刘勇认为,过去设市的常住人口标准过高,建议恢复到5万。此外,“县改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区位条件。有关部门应根据申请设市的县的具体情况,衡量其是否具备设市资格。同时,“县改市”也有综合的考量。比如按照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等多方面来考虑。民政部应该有一个数目的规划和控制。

对此,彭刚也认为,设市要有一些严格的、基本的条件和门槛。 “我们要的是名副其实的市。市场发育程度、公共服务水平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他认为,一个地区农民和市民的比重是一个基本的考量指标;在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占主导也需要考虑;此外,义务教育以及商品化的问题也需要注意。(记者 赵海娟 见习记者 陈婧)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