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加快“三个陕西”建设,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一文中,第一次用“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为全省人民清晰地描绘出了“中国梦”的陕西蓝图,西咸新区是全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示范区,也是实现“陕西梦”的领跑者,如何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变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使西咸新区成为“富裕陕西”的财富高地、“和谐陕西”的生动模板、“美丽陕西”的亮丽窗口,这是摆在每一个西咸新区建设者的严峻课题。
一、创新发展理念,激活市场要素,把西咸新区建成“富裕陕西”的财富高地。赵正永书记说:“富裕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物质基础。”西咸新区是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高地和发展枢纽,对带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一是高点起步,确立西咸新区科学发展新标杆。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西咸新区是陕西改革开放的产物,在规划之初,国家从推动西部大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西咸新区确定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验示范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支撑带”“大西北经济金融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国际休闲旅游宜居城市”等,按照这些定位,如何推动西咸新区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上走在全省、乃至西部前列,关键和最管用的方法,仍然是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国务院体制改革为契机,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是创新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西咸新区屏弃了“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蓝图,引入了现代立体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等绿色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着力构建自然生态、文化脉络和功能区划和谐发展的现代新型城市布局,呈现出“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美好蓝图。如何使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以不断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要在体制机制上有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突破。
三是创新机制,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西咸新区横跨西安、咸阳两市,成立之初,省委、省政府在领导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由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兼任新区管委会主任,打破了原有行政区域的划分,实行统分结合、利益兼顾的新体制,在体制创新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时,省委、省政府就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制定了十大优惠政策,明确提出西咸新区全部享受省内所有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和关天经济区支持政策;区内建设用地指标在西安、咸阳乃至全省范围调剂;把国际港务区的保税区功能延伸到空港新区;对重大项目的投资企业可用陕北的资源开发权进行鼓励补偿等。
四是创新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最佳环境。产业发展是新区建设的支撑,也是建设富裕陕西的基础。西咸新区按照“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及“集约、集成、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策划了“百千万”项目工程,强力推动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园、空港综合保税区、信息服务产业园、周陵新兴产业园、泾河物流交易园等十大产业园区建设。要发挥新区的管理服务优势,以“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优质全程服务,以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核心概念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把西咸新区建成“和谐陕西”的生动模板。赵正永书记说:“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证。”西咸新区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坚持以“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发展思路,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蓝图。
一是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陕西”的基础,也是西咸新区建设的重点。新区以五大组团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从新区规划、产业布局到区域定位,屏弃了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把生态、水域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利用开阔空间规划建设城(市)田(园)交融、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科学承载西咸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和立体化集约节约型城镇建设,把现代农业作为支撑,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保护耕地、农田和菜篮、就业、生态、美化、经济等综合功能的要求,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协调发展。
二是创建城市一体化社会管理。西咸新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的建设核心,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田园城市。要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引领,探索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资金、土地、技术、人才、服务等要素配置共享机制,让农民带着土地和劳动技能“两个资本”进城,农民在不失去土地收益权的前提下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社区生活的主人,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要把建设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能力强的产业、社区型城市作为集约化立体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生活居住综合配置,促进社会和谐有序运行、城市高效低耗运转。
三是开发历史名城文化产业。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建设“和谐陕西”的精神动力。西咸新区地处西安与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坐拥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发展鼎盛时期存留的大量具有世界性、唯一性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辉煌。在这片厚重、令人敬畏的热土上建设新区,首先把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己任,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推进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不断挖掘塑造自身的文化个性与文化品格,这是历史赋予西咸新区建设者们的神圣使命。
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把西咸新区建成“美丽陕西”的亮丽窗口。赵正永书记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西咸新区在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秉承创建生态文明的理念着力打造最优人居环境。
一是构建“大开大合”的城乡空间格局。西咸新区确立了以“紧凑的城镇、开敞的田园”为特色的“大开大合”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大开”即开阔的田园风光,形成水为脉、绿为基、路为廊的广阔空间延伸,保留现代农业和保护耕地,腾出土地空间,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要求;“大合”即复合的城市功能,在大面积绿地和现代农业基调中,建设功能完善、服务现代、和谐有序的现代立体城市、产业——社区城市,承载高密度现代文明。
二是创建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按照“承载人口与节约土地两个目标一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任务统筹兼顾”要求,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建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上,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保工程作为普惠度最高的民生工程,先期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环境,通过环境治理提升区域价值,再通过城市开发,实现区域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把节能环保要求作为新建项目的强制性准入门槛和前置条件,把低污染、低耗能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新区的立区之本,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怪圈。
三是构建都市绿色生态屏障。西咸新区境内渭河、沣河、泾河穿城而过,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西咸新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构建以水为脉、以河为廊的“两带、三廊、多绿楔”生态绿化体系,即建设渭北帝陵风光带、周秦汉古都文化带;构建渭河、泾河、沣河三条生态景观廊道;楔入各功能组团间的生态绿地,打造“城市组团+绿色廊道+生态小镇”的城乡空间格局,形成城园交融、和谐共生的都市绿色生态环境。
(作者系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