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宏观政策应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013年一季度中国G D P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IM F、O EC D等国际机构相继调低了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长率的预期。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转型过程中会不会失速。
日前,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等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弱回升”态势,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规律,历史经验表明,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未来政府应坚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营造良好宏观环境,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刘树成:营造良好宏观环境保证进入“适度回升”
2012年9月起,我国经济运行的多项重要指标都结束了近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进入2013年后的头几个月,各种经济指标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经济指标在回升中又出现了轻微下落。第二种情况是,一些经济指标继续呈现回升态势。
一般说来,经济回升可有三种态势:强回升、适度回升、弱回升。
由各种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本轮经济回升呈现出弱回升的特点。
在弱回升中,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这两股力量相互交织,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或回升的趋势并不稳固。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前9轮回升中,大多都是强回升。也就是说,经济在增长与波动的运行中,一旦回升,就回升得很猛烈,G D P增长率在短短一两年内就可迅速回升到10%以上。由此,带来的是经济大起大落的大幅度波动。
而在第10轮经济回升中,即从2000年开始的回升中,克服了过去强回升的弊端,从2000年至2003年,经过4年,逐步、适度地回升起来。随后,从2004年至2007年又在较高位势上运行了4年。这样,在第10轮经济周期中,G D P增长率整个上升过程由2000年至2007年,共延长了8年。
形成经济弱回升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大因素:
———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背景因素。与过去不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所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大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国际方面说,世界经济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转变为“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外需低迷不振的局面仍将继续,国际经济走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
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均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转变为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在这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增速的回升很难像过去那样进入“强回升”状态。
———宏观调控政策因素。本次宏观调控政策放松的力度并不大,由此使经济回升的力度也不大。具体说,一来,2008年至2010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了“保增长”,曾采取了大力度的宏观调控刺激政策。本次宏观调控吸取了上次“保增长”时的经验教训,没有采取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考虑稳增长、控物价、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来,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放松的空间有限,受到两种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的制约,以及受到产能过剩的制约。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成本推动的影响,诸如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等上升的影响。至于房价,近些年来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效解决房价上涨的可靠办法。房价上涨的压力,成为现阶段束缚我国宏观调控、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卡脖子“瓶颈”。不突破这个“瓶颈”,宏观调控政策的施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因素。过去我们常说,每逢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就有一种“换届效应”,即大家都想大干快上,做出政绩,从而助推经济高速增长。
而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的这次大换届,还没有看到原先那种助推经济高速增长的“换届效应”。是过去那种“换届效应”没有了,被克服了?还是往后推移了,尚未完全释放出来?一下子还难以下结论。
但从这次规模比较大的换届来说,各级新领导班子要对原领导班子的重要决策和规划进行调整,要形成新领导班子的决策和规划,这无疑需要有一个调研过程、思维过程、酝酿过程、决策过程和具体实施过程。所以,各地方、各部门一下子还难以形成向上助推经济迅速回升的力量。
———市场波动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在向上转折时与向下转折时,即在经济回升的“启动”时与在经济扩张的“刹车”时,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是“刹车容易、启动难”。而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则相反,一般是“启动容易、刹车难”。
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刹车容易、启动难”呢?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当经济波动处于低谷阶段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面临困难,其生产经营的预期前景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前景都不被看好。企业既面临着眼前的困难,更对市场前景缺乏信心,市场上充斥着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认为,扩大生产和投资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冒着风险。这样,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通过借贷来扩大生产和投资支出,以及银行放贷,都极其谨慎。由此,经济回升的启动比较难。
当经济波动处于过度扩张之中而需要刹车时,企业和银行都唯恐刹车不及而受损失,因此,经济扩张的刹车比较容易。
为什么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启动容易、刹车难”呢?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而是政府的附庸,企业的决策由政府确定,企业也不需要自负盈亏。
在经济波动中,当经济需要启动时,只要政府一声令下,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都会争先恐后地去争取资金,而不考虑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风险。因此,经济容易启动,而且经常是“强回升”。
而当经济扩张需要刹车时,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都不愿意立即停手,唯恐先刹车者吃亏。这样,当经济过度扩张时,刹车就比较难。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处于“弱回升”态势。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但应通过努力,进入“适度回升”态势。
一是抓改革:微观搞活。二是抓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扩大消费,扩大有助于提高消费能力的投资。重点是医疗、教育、住房。三是宏观调控政策:还有一定的放松空间。当前物价涨幅较低,为调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总之,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市场情绪活跃起来,使整个经济发展活跃起来。(记者 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