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郑剑:走出“盲区”
郑剑
2013年07月29日14: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记得上中学时,老师曾讲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当时,不甚明白其中的含义。几年前学开车的时候,教练几次提醒:无论是行车中还是倒车时,在特定区域都会有一个盲区,一定要注意。那时,我很快明白了教练的意思。这两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人会存在“视觉盲区”。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进一步认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人还会存在“思维盲区”和“心理盲区”。要少犯错误、干好工作,就应努力克服这些“盲区”的不利影响,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视觉盲区”,就是不能看到的地方。研究表明:人所接受的外界信息有90%来自眼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首先看到、知道,才能去认识、去了解。看不到的东西,想去深刻把握是很难的。当然,这里的“看”,不仅是指“亲眼目睹”,而且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信息。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资讯十分发达,人类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拓展。这使得个人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了解外部世界的手段和渠道极其丰富。且不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走南闯北、跨洋越海,广泛接触社会、拥抱世界;就是足不出户,也能通过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察时知变、探幽索微,知晓地球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总有看不到的地方,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视觉盲区”的存在,有时候“看了”却不能“看到”——除了上面说的“一个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还有“灯下黑”、“近视眼”等现象。“视觉盲区”常常会给人带来错觉,导致判断失误。这大概是为什么要依靠群众、广纳群言的原因之一。

“思维盲区”,就是不易想到的地方。人是能思维、有思想的,对于看到的东西并不是一股脑地全盘接受,而是有分析、有比较。越是有思想、善思考的人,越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然而,人不是“万能的神”,不可能洞晓一切;人脑也不是电脑,不可能准确无误。对于个体而言,无论水平多高、用心多细,也很难做到算无遗漏。所以,才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说。这“一失”,就是“思维盲区”。造成“思维盲区”的原因,有思维水平方面的,也有思维方法方面的。比如,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抽象思维;有的人对数字敏感,有的人对图像敏感;有的人注重宏观把握,有的人注重微观求证。这样,一个人在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时,就有可能出现“思维盲区”,难以想得那么周全、正确。“思维盲区”常常让人产生遗漏,导致决策失误。这大概是为什么要依靠集体、发扬民主的原因之一。

“心理盲区”,就是不愿触到的地方。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说法:选择性记忆或选择性忘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从客观原因看,人有“个人偏好”,有趋利避害、避重就轻的本性,对合乎自己胃口的东西咋看咋顺眼,对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咋看咋碍眼。从主观原因看,人不可能具有包打一切的本事,也会有短处、软处;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顺境,也会有逆境、困境。在遇到短处、软处和逆境、困境时,人很容易产生回避、掩盖的心理,从而造成“心理盲区”。一般说来,人对“心理盲区”是不大愿意主动触及的。“心理盲区”常常会使人陷入片面,导致行为失当。这大概是为什么要依靠制度、加强监督的原因之一。

这三个盲区的存在,在工作上容易把人带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泥淖。因此,对三个盲区不可不察、不可不思、不可不慎。这就提醒我们:人应该保持自信,但不可以狂妄自负;人应该独立思考,但不可以固执己见;人应该有好有恶,但不可以一己是非断是非。看到三个盲区的局限性,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才有可能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2010.07.05)

(责编:方蕊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个人作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