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到实处,是党管武装工作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票否决”带来的冲击波
2012年底,广东省组织一年一度的“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评比。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几个评比前呼声较高的县级市榜上无名。论重视支持,这几个县市在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投入上并不少,有的比上榜的单位还要多。导致它们榜上无名的原因,是在省军区组织的民兵和专武干部年度军事训练考核中,总评没有及格。
因为军事不过硬而未被评上“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这件“新鲜事”在军地引发热议。有的说,军事训练是人武部的职责,怎能与党管武装评先挂钩?还有的担心,投入多的评不上先进,会不会影响地方领导支持武装工作的热情?
类似的“新鲜事”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在湖北,一位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时,只用一小段讲民兵战斗力建设,被主持会议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点名批评;在广西,由于某县专武干部参加省军区比武成绩不佳,县委书记主动放弃参评市“党管武装好书记”……
谈及这些“新鲜事”引发的争议,湖北省军区政委陈大民认为,有的单位往往把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看得见”的事当成“硬指标”,而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则成了“软指标”。这种认识必须纠正过来。
战斗力“缺位”为哪般
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是党管武装工作的核心,本是一个“常识”;用战斗力标准评价和检验党管武装工作,本是一件“常事”。“常识”难识、“常事”不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管武装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
——认识缺位。一方面,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少数地方领导对抓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缺乏紧迫感,认为战斗力建设可以“慢慢来”。另一方面,认为抓战斗力建设是军事机关的事,把“管武装”简化成了“支持武装”。记者听过这样一件事:一次议军会上,当人武部领导汇报军事工作时,地方领导打断说,这是人武部内部的事情,不必在这里讨论研究了。
——能力缺乏。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没有军事工作经历,平时也难得有机会系统接受武装工作业务培训,对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抓什么、怎么抓心里没数。有的领导进入指挥位置组织国防动员综合演练时,往往是按“脚本”做动作,面对现代战争缺乏驾驭能力。
——机制缺失。从地方政绩考评体系来说,衡量党政领导政绩主要看“生产力”,而很少看 “战斗力”;从党管武装评价体系来看,更多的是看地方对武装工作的“投入”,而很少看战斗力的“产出”。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武装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后备力量战斗力水平却并未“水涨船高”。
立起“唯一标准” 强化“第一责任”
炎炎烈日下,据枪、瞄准、射击……7月5日,湖南省党政军主要领导来到省军区过“军事日”,随后集中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战斗力标准的重要论述,围绕提高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拿出务实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南五省区军地领导围绕党管武装如何贯彻战斗力标准统一思想,理清思路。他们通过加强国防教育,帮助各级领导牢固树立“党管武装关键是管战斗力”“第一书记要负起战斗力建设‘第一责任’”的理念。军区和省军区不定期举办党管武装轮训班,有效提高了第一书记、第一政委抓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的能力。各地普遍把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情况纳入党政领导考评范畴、作为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确立了一切工作向打仗聚焦的鲜明导向。
战斗力标准既要立起来,更要落到实处。从长江之畔到南海之滨,记者处处感受到中南五省区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铿锵步伐——
着眼战斗力根本铸军魂。五省区把确保党对武装力量绝对领导作为战斗力建设根本,着力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湖南开办全国首个国防教育频道,湖北、广东运用国防教育网及微博短信等开展民兵政治教育,广西在湘江战役等革命遗址建立民兵政治教育基地,海南运用琼崖纵队传统开展战斗精神培育,不断夯实了民兵预备役人员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围绕战斗力标准强能力。编兵上,根据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原则,形成了以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武汉经济圈等为中心的力量布局;练兵上,拓展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法,改革考评形式,改善训练条件,确保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落实;用兵上,把平时用兵与实战化演练相结合,提高了综合效益。今年上半年以来,在抗洪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五省区民兵预备役人员召之即来,战之能胜,体现了过硬的战斗能力。
本报特约记者 曾政雄 廖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