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张茉楠: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3年11月13日09: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人们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终于出炉。一幅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设计图展现于世。它必将对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全会公报中有两大亮点最值得关注。一是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如果说前者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那么后者则为强力推进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这意味着,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中央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一场范围更大、层次更深、甚至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

中国35年来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破体制机制约束,解放活跃生产力的过程,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时至今日,中国仍然算不上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部分改革只走到了半途,仍然存在着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壁垒,妨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在某些层面上,一些政府部门甚至通过不断扩权,严重压抑了市场成长空间。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管制,对国有企业的隐性补贴,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替代,导致信号失真、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

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就必须重新配置资源,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做文章。无论是公报中提及的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还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都要从“权力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我国信贷资金的投放一直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小。近年来,信贷资金更是过于向房地产领域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倾斜。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房地产贷款之和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近35%,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挤出效应。因此,新一轮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从解决财政和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入手,推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以事权调整带动财力重新配置,重新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涉及全国范围内普适性的民生性支出责任上移,实现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国企改革同样面临优化资源配置的任务。预计未来国企改革将以国有资产资本化为重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完善产业链,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内外部资源整合,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特别要打破资源和权力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开放竞争的市场公平秩序,改变资本配置低效的局面。

在三中全会公报中,政府自身的改革同样释放出市场化改革的强烈信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仅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对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政府改革将围绕权力下放,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未来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自由公平的制度环境,在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中央政府要承担起全国性、跨区域性事务方面的战略规划、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宏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可以预期,政府与市场的各归其位和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主要红利所在。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