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文
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前不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通过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请您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引领塑造良好社会风尚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消除不良社会风气、引领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记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塑造良好社会风尚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那么,您能否具体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韩振峰: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帮助全体公民确立共同理想,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从国家发展目标角度概括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即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目标,这个目标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代表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是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力量,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而且还为实现这些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力量。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由、平等、公平、法治”,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是通过倡导基本道德规范,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当然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除了强调上述基本规范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了“主旋律”。
记者: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呢?
韩振峰: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社会风尚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我们不能幻想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就使社会风尚有一个根本转变,而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向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方向转化。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节环节:
要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导公民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公民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到媒体宣传、文化创作、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素质,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着力建设廉政文化,在整个社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义之风。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是公民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要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养成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塑造全体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之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身心健康、人际和谐、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把宣传教育与加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尤其要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必须充分运用舆论、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治理和严肃查处,以此保证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本报记者 曹建文)
相关专题 |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