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决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科学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部署、创新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回顾和思考中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能更好地坚定改革的信心,凝聚改革的共识,提振改革的勇气,增进改革的智慧,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进。
一、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全会及其《决定》高度评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3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发展中的问题依然严峻,但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才有持续35年的快速发展,才有在国际上愈益显著的大国地位,才有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全会及其《决定》用“新的伟大革命”、“伟大觉醒”、“关键抉择”、“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必由之路”等词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中共中央曾多次做出总结和概括。习近平强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全会及其《决定》着重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些重要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二、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
《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从总体上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是基于这三个“没有变”,《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经过35年来的改革发展,既为我们开辟了道路、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也使我们不能不面对许多发展中和发展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加大,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随着国内外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面临着许多更加复杂、敏感、尖锐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要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有的需要统筹协调多方面关系,有的需要在广泛领域凝聚社会共识,许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的历史起点,必须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认识改革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特别是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新的历史起点既充满挑战又蕴涵机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全会及其《决定》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做出了全面部署。《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是凝聚全党全社会改革共识、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用“六个紧紧围绕”阐释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具体部署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从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高度,充分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要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各方面改革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六个紧紧围绕”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抓住了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着眼于长远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必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扎实推进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某些政策上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人民群众对社会不公问题的反映越来越强烈。这个问题如不认真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全会及其《决定》着眼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对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做出了具体细致的部署,把加快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方面,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只有让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和保证。
(作者为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相关专题 |
· 《当代中国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