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组
党建读物出版社授权 独家连载
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全面规划
中央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9年12月颁布实施《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为全面深化改革画好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在逐步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上迈出了新步伐。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自下而上探索与自上而下推动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稳妥把握改革、精心操作改革,保证改革有序顺利推进。
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
为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组织部在广泛试点基础上,于2006年7月专门印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并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普遍运用。党的十七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地方、部门、年度考核办法。“一个意见、三个办法”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合理设置资格条件,增强考试测评的针对性实践性,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进一步拓宽了选人视野,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扩大
探索规范任用提名,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不同情形,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不同情形,对组织、群众、领导干部、干部个人不同主体推荐提名方式、程序作出规范。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按照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原则,合理确定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人员范围,“让知情人投知情票”。考察中多方听取意见,普遍实行干部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干部任用票决制,实行党委全委会票决下一级党政正职人选制度。
初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链”
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中央组织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
建立面向基层一线录用公务员制度,从2012年起,中央机关公务员招录计划中,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完善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到条件艰苦地方、关键岗位或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在基层培养,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初步形成。
出台实施“四项监督制度” 深化选人用人监督检查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出台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打造了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监督链条,为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化武器。
干部监督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
中央组织部和31个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全部开通“12380”举报网站,形成了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和宣教窗口。严格实行立项督查,加大直接查办力度,强化追究问责,敢于动真碰硬。对典型案件及时通报,做到通报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
2009年,结合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专项治理拉票问题。2010年,集中整治买官卖官问题。2011年,开展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工作,坚持教育在先、警在先示、预防在先,提前谋划严密组织、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格监督、严厉查处、严加考核的“六严”措施,设置“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高压线”,采取重点督导、巡回督导、巡视督导、现场督导等方式多批次、不间断对地方各级换届风气进行督查督导,基本实现了风清气正的目标。
开展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
自2008年起,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全权委托国家统计局及其直属各级调查队独立进行。调查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全国31个省区市、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事业单位实施调查,每年调查近8万个样本,涉及2.2万个单位。调查对象既包括党员干部,也包括基层群众。调查内容重点是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及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评价、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评价。五年来,满意度各项指标连续四年全面提高。
民意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党内外产生良好反响。
积极运用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以及组织工作宣传。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