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安全操作系统“中国梦”

——中国自主操作系统战略对策研究报告

方兴东 张静 胡怀亮 刘国辉 李志敏 严峰 张雪征

2014年08月07日10:5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操作系统对我国战略意义——实现网络强国的关键基石

2014年2月27日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提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网络强国方略是本世纪中国提出的重要举措,它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和决定国家未来发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央最高规格领导小组的成立,表明我国用举国之力,建设网络空间之强大国家的决心和魄力。

网络强国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基于现阶段发展的考量对未来战略发展加以预期和筹备。是否能够通过自身力量的积累,发挥技术实力与产业实力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网络空间威慑能力;关键基础设施的是否具备自主可控能力;互联网产业是否拥有强大的全球竞争能力,是考量评价网络强国能力的三大重要指标。操作系统由于其在计算机系统、智能终端系统中发挥着最基本运行平台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我国是否拥有自主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实力,对于我国提升网络空间竞争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

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是网络强国的关键基石

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数据资源。如同一座大楼的根基,操作系统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智能终端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内核与基石。

保障特定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网络安全最为基本,也是最优先考虑的目标,处于国家网络安全核心地位。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重视和追求自主可控,包括网络硬件、服务、软件与协议规则等IT核心环节必须掌握自主的控制权,即利用可靠可信可控的设备产品、基础网络,消除信息安全盲区。

由于操作系统对于智能终端强大的基础性管理能力以及操作系统的程序代码复杂性,提供操作系统服务的企业很容易通过后门植入等手段获取用户的各种关键信息数据,一方面能够被利用于他国的监控计划中;另一方面,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源,如果我国在IT核心技术和信息关键基础设施方面再依赖于国外技术,我国将逐步丧失数据主导权。因此,如果我国不能实现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将存在极大的网络安全隐患,甚至威胁国家安全。现阶段,我国PC端被微软操作系统垄断,在移动智能终端又被安卓与苹果操作系统双寡头垄断,尤其是在重要的党政军部门与关键基础设施领域长期依赖于微软XP操作系统。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Windows XP系统安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政府企业用户群中所抽样的121万台电脑设备中装有XP系统的所占比例高达72.6%。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IT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亟需打破。作为网络空间最基础运行平台的操作系统的安全与自主可控,对实现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当下实现我国IT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操作系统之争是全球IT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从全球IT企业竞争实力数据可明晰地看出,当今处于全球垄断地位的三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所属企业把持着整个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苹果、谷歌、微软分别以4670亿美元、3736亿美元、3305亿美元稳坐市值前三位,并与第二阵营的厂商拉开了千亿市值规模的差距。全球三大操作系统厂商微软、谷歌、苹果已经牢牢占据互联网与IT产业链的顶端,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谁主导操作系统,谁就进入全球IT产业第一阵营。我国的核心IT企业,例如中移动、华为、腾讯、联想等,如要具备全球竞争实力,占领产业制高点,部署操作系统战略是全球性发展趋势,也是赶超的关键路径。

信息领域生态系统核心正在向操作系统迁移

目前在信息领域中,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呈现更大规模的垂直整合,往往形成生态系统。这时,信息领域的市场的竞争,从各个产品之间、服务之间、标准之间、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信息领域生态系统的核心正在向操作系统迁移。在计算机发展早期,信息领域生态系统以IBM、Univac、CDC为代表的硬件为核心;在PC时期,其生态系统是以Wintel(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Intel CPU硬件)为核心,硬件和软件平分秋色。在PC时代,即使微软因操作系统垄断问题被多次提起诉讼,但美国依然没有将微软进行拆分,也显示出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微软公司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当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竞争已经上升到了应用、服务和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竞争,但在移动生态系统格局中,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即以iOS、Android和Windows等为核心。

国外操作系统垄断我国市场产生多层面利害关系

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演进趋势直接表现在,微软、谷歌、苹果三家操作系统巨头公司在庞大的中国市场攫取商业利益,每年获取营收超过两千亿人民币。不仅我国每年为此支付如此高额的费用,微软等公司还通过其利益共同体BSA等机构,美国301特别条款等,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贸易现代化、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等推动贸易平等透明的商业目的在我国实现贸易利益保护。而微软等操作系统利用垄断地位进行的捆绑销售等行为也抑制了我国相关软硬件产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指引下,抓住替换XP操作系统为时间窗口期,从桌面到移动领域,用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中国操作系统占领政府和重要行业,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最终实现IT技术与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

全球操作系统演进简史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总体上看,大型机与嵌入式系统使用了多样化的操作系统,但是Linux显示出了相对的优势。而在PC以及智能终端方面,操作系统基本被微软(Windows)、苹果(Apple)、谷歌(Android)三家主导的操作系统所垄断。可穿戴设备领域还处于群雄角逐的阶段,当然越早入局的“玩家”未来可能在这一巨大潜力市场占得先机!

全球计算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OS)实际上反映了各国的核心IT技术实力。IT计算设备的发展为OS的研发和演进提供了基础;反过来,OS的发展又对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助推作用。总体看,操作系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大小型机阶段、PC阶段、智能移动阶段和智能可穿戴阶段。

图表中的市场集中程度主要指各个厂家的OS在整体市场的市场份额和波动程度,比如在PC阶段,微软的Windows在2013年之前始终占据桌面操作系统90%以上的份额,因此市场集中度非常高,而在可穿戴设备阶段,各家的OS都没有在市场中具有压倒性优势,因此市场集中度低。

智能移动终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标志着OS的发展进入大互联网时代。大互联网时代,既有以PC为代表的桌面互联网,又有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而智能可穿戴移动终端的出现,促使操作系统的发展更加多样化,为全球厂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大互联网时代具有社会化、即时化的鲜明特征,屏幕和操作系统的发展都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我们按照大互联网的不同阶段和屏幕大小归纳整理了各阶段的OS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OS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代表性OS 市场集中度 OS厂商
1960s:大、小型机阶段 企业级应用,一般采用专用的OS Unix、Linux IBM、HP、DEC

1980s:

PC阶段

个人使用、办公等,要求OS的使用难度较低 Windows、Apple OS 非常高 微软、苹果
2007:智能移动阶段 消费级应用的轻量级OS,使用难度低

Android、iOS、

Windows

谷歌、苹果、微软、FireFox、RIM
2013:智能可穿戴阶段 嵌入式OS,定制化程度极高 AndroidiOS、PebbleucOS、Windows 厂商众多,涵盖IT、互联网等领域

 

大互联网阶段 主要设备种类 代表性OS

市场

集中度

OS厂商
中屏 PC

Windows、Apple OS

非常高 微软、苹果
小屏 智能手机 Android、Windows、iOS 谷歌、苹果、微软、FireFox、RIM
大屏 智能电视 Android 非常高 谷歌
微屏 智能可穿戴 Android、iOS、Pebble、ucOS、Windows 厂商众多,涵盖IT、互联网等领域

 1980s之前:大型机时代,Unix占主流

1.大型机OS

操作系统最早在大型机上诞生,后来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革新,小型机、超级计算机陆续涌现,它们都要求操作系统有极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0世纪40年代前后,第一部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后来计算机数量不断增多,各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创造不同的操作系统,导致为某计算机而写的程序无法移植到其他计算机上运行,即使是同型号的计算机也不行。

20世纪60年代IBM研发的OS/360操作系统是大型机里最为典型的OS。大型机一词,最初是指装在非常大的带框铁盒子里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以用来同小一些的迷你机和微型机有所区别,但大多数场合它却是指system/360为代表和开始的一系列的IBM计算机。它们都使用OS/360操作系统,其良好的系统兼容性促使System/360取得很大成功。

目前IBM最典型大型机操作系统是搭配其Z系列服务器的专用文字界面操作系统Z/OS。此外,其他厂商,如Unisys的大型计算机也使用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而SUN公司和HP公司类似IBM的高端服务器使用类UNIX系统。

2.小型机OS

1970年前后,小型机也是企业、机构较多使用的计算设备。小型机操作系统一般使用Unix和Linux。1969年,贝尔实验室在Multics系统基础上开发出Unix系统;而且为了提高平台移植能力和系统通用性,此操作系统在1973年由C语言重写;另一个使用较广的小型计算机操作系统是VMS。

中国市场上的小型机就是指Unix服务器,各厂家Unix服务器使用自家的Unix版本。比如IBM公司采用AIX操作系统,Sun、Fujitsu(富士通)公司采用Solaris操作系统,HP采用HP-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以其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获得大批小型机用户。

3.超级计算机OS

大型机、小型机等发展到现代,出现了性能更高的超级计算机。当前在大型计算领域,绝大部分超级计算机采用Linux操作系统。

根据从Top500网站了解的数据,对比2009年11月份和2013年11月份Top500超级计算机发布的数据,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比例从89.20%增加到96.4%,其它操作系统中,Unix、mixed、Windows的占比都有所下降,BSD持平。超级计算机上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数量对比如下表:

操作系统 数量(2013)单位(台) 占比(2013) 占比(2009)
Linux 482 96.4% 89.2%
Unix 11 2.2% 5%
mixed 4 0.8% 4.6%
Windows(HPC) 2 0.4% 1%
BSD 1 0.2% 0.2%

数据表明,在超级计算机领域,Linux几乎占据整个市场。自身稳定性、开放性,以及全球开源社区对Linux的贡献与反馈构成了Linux的强大优势。

1980s:PC时代,Windows垄断桌面

PC阶段的桌面操作系统几乎被微软垄断;紧随其后实行软硬一体化发展路线的苹果仅仅得到很小的份额;其他OS,如开源的Liunx市场份额基本可以忽略。

从2007年至2013年全球桌面OS市场完全被微软和苹果所主导。Windows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90%以上,但处于缓慢衰退的状态;Mac的占比在逐渐增大,目前仍处于10%以内;其他OS始终在2%以内。

20世纪80年代,个人(家用)电脑开始盛行。这时虽然PC雏形初现,但使用的操作系统却百花齐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IBM PC产品搭载的微软MS-DOS和IBM自家的PC-DOS系统。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MaC OS,并且与麦金塔什计算机捆绑销售。

虽然受到苹果公司的挑战,但微软MS-DOS及其后续开发的Windows3.1、Windows95通过广泛授权,迅速占领了PC市场的有利位置,成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流产品。

就在商业化操作系统风生水起的时候,1983年,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创立了GNU计划。1985年,又发起自由软件基金会。从此,自由开放、凝聚全球技术社区开发人员智慧的开源软件计划开始起步。从此大量高水平的开源软件不断诞生,而1991年开源操作系统Linux的出现更是开源软件发展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然而在很长的时期内,技术精良、安全可靠度极高的Linux仅仅在科技专业人员那里受到好评,在消费者市场中却遭到喜欢视觉画面绚丽多彩、操作简单方便、能容忍一定瑕疵的普通用户的敬而远之。

1998年,微软推出Windows98,2000年又发布Windows NT、2001年发布Windows XP逐步巩固了个人操作系统的全球霸主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5%;1997年乔布斯复出,苹果公司此后推出运行Mac OS X的全新Mac电脑,取代了早期的Mac OS。然而苹果公司坚持软硬件一体化,直到2007年之前市场份额始终被牢牢压制在4%以内。虽然基于开源系统内核Linux也发行了若干世界范围内受到好评的版本,如Red Hat、Debian、Ubuntu、Fedora、CentOS、openSUSE,但也撼动不了Windows连续多年九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2014年3月根据Net Market Share和Stat Counter的数据,微软3月份在台式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为89.96%和89.22%。两家机构的数据说明,微软在桌面OS市场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2007年:移动智能终端时代,“双A”逐渐主导市场

2007年搭载iOS操作系统的苹果智能手机的出现标志着移动智能终端时代到来。2007年6月29日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智能手机在美国上市。同样在2007年,此前收购创业公司Android的Google正式宣布研发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Google通过与软、硬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等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是进入大互联网时代的首个标志,此时代表性的操作系统,总的来看由美国的两大巨头所掌控——谷歌Android+苹果Apple OS(双A)。其他智能终端OS如微软Windows、RIM、Symbian等市场份额较小。

移动智能终端时代的操作系统分布可以从下图看出。安卓与苹果两家占了移动智能终端90%以上份额,跟随其后的微软WP、RIM(黑莓)等OS争抢剩余的10%市场,有的如Symbian等甚至面临退市。

同时,一些新兴的OS也在涌现,比如2012年公布、2014年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推出终端产品的火狐OS(Firefox OS),以及韩国三星与Intel等公司合作推出基于Linux的Tizen系统。

从操作系统内核角度看,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如FireFox、Tizen也有一定市场,但力量分散,各个国家使用状况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拥有5亿移动网民的中国,国内尚没有任何一个基于Linux独立发行版本能够树立真正的商业品牌,导致我国庞大用户群几乎全部使用美国厂商主导内核发展的操作系统。

移动操作系统的“双A格局”对包括桌面在内的全部计算设备OS格局带来重大冲击。根据调查机构的数据,Windows在全部计算设备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收缩,而Android和Apple的走势明显还在持续的扩张之中。

移动互联网不仅给Windows系统带来了冲击,而且让芯片制造厂商迎来洗牌阶段。使用ARM架构的高通芯片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代了X86架构的Intel芯片的领头羊地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个人计算领域,Wintel组成的平台联盟从80年代之后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le iOS与谷歌Android出现,Wintel的市场份额面临崩溃的威胁。

2013年——:可穿戴设备时代,各家OS积极备战

2013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使OS的发展进入可穿戴时代。虽然各大IT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但是没有任何一家OS能够取得霸主地位。

事实上,谷歌智能眼镜、苹果智能手表等概念几年前就提出过。除谷歌、苹果外,众多IT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总体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没有哪一家厂商的OS能够占领市场优势地位,目前在智能终端采用的各家OS都存在很好的机会。而从国家发展自主可控、自主创新OS角度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均有机会。

2013年初Pebble公司在发布了基于自家OS的Pebble智能手表,谷歌公司在同年4月发售首个开发者版眼镜。2014年3月谷歌抢先苹果前面抢先推出安卓操作系统可穿戴版本——Android Wear,并展示了搭载该系统的概念手表。

目前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走的比较快的有美国的谷歌、苹果、微软与Pebble公司,韩国的三星,日本的索尼等。与此同时三星也推出了搭载自家Tizen系统的智能手表。 据报道,苹果公司亦将推出基于iOS系统的智能手表——iWatch。此外,摩托罗拉和LG都宣布,他们的第一款安卓智能手表能与谷歌的智能概念手表相媲美,将在不久发布。

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样风生水起。2013年10月奇虎360公司发布“360儿童卫士”智能手环,正式杀入可穿戴设备市场。此外,联想、中兴、百度等国内厂商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可穿戴设备的相关研发。艾媒咨询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爆发式增长至超过4000万部。

目前几乎所有智能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都在试图占领市场,包括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基于Linux的Tizen以及其他独特的OS。除了上面提到的诸多厂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IT互联网厂商或使用既有的OS、或使用独特的OS加入到可穿戴时代的竞争大潮中来。

2014年全球OS发展新动态

2014年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领域发生了两个变化。

1. 谷歌公司宣布为了维护Android系统平台的质量,开始收紧该系统授权政策,同时推迟了Android代码的公开时间,增强对Android的控制力。一方面设立了谷歌移动服务(GMS)认证窗口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另一方面要求厂商在设备开机画面中添加“Powered by Android”标识。厂商只有在添加安卓Logo后才能取得GMS使用权。

2. 4月3日,微软表示,将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屏幕小于9英寸的移动设备免费提供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苹果公司2013年10月宣布Mac OS X免费,微软的步伐晚了半年。

谷歌的开源收紧和微软的部分免费表明,操作系统之争仍在继续,操作系统的未来格局仍然不确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真正掌握OS的三家企业都是美国企业,这一全球格局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部分国家在借鉴Linux基础上研发自主OS

操作系统对计算安全的影响重大,在国际社会日益重视信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开始重视研发掌握更多话语权的自主操作系统。研究自主操作系统不一定从头开始,现有Linux系统成为很多国家研发自主可控OS的基础。俄罗斯、朝鲜、印度、古巴、日本、韩国等都在研发或计划推出自主性更强的OS。中国也曾推出了基于Linux内核的发行版本。

2010年10月俄罗斯政府计划自主研发一套电脑操作系统,并且这一计划将由俄罗斯副总理牵头落实。此外,在俄罗斯已经有一款在Linux基础上发展的OS——ALT Linux。该系统的运营机构由两个大的俄罗斯自由软件计划合并而来。ALT Linux面向不同的目的生产不同类型的发行。比如面向家庭、办公计算机、企业服务器的各种桌面发行,面向教育机构的专用发行,以及面向低端计算机的发行。而且ALT Linux拥有自己的基础开发设施和软件仓库——Sisyphus,它为所有不同类型的ALT Linux提供基础应用软件。2010年3月初,俄罗斯媒体公开了朝鲜在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电脑操作系统——红星(Red Star)操作系统。

此外,印度、韩国表示计划开发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法国、古巴宣布他们已经自行开发了一套基于开源的操作系统,而日本“TRON”操作系统早在1984年就出现了,定位于内嵌式操作系统,在微处理器中运行。TRON和Linux操作系统一样是一个公开源代码的软件。

中国2000前后诸多企业投身于Linux国产化研发,推出的发行版本以“红旗Linux”和 “中标麒麟”为代表,但后续发展不佳。

纵观全球操作系统发展全局,可以总结为“从封闭到开放、再到封闭然后再次开放”的发展特点。从IBM专用OS的封闭授权,到服务器所使用的Unix、Linux开放授权,再到苹果Mac OS的封闭授权、Windows的商业授权,最后到Android的开源授权——操作系统封闭与开放的斗争与演变,既反映了IT互联网产业自身不断更新迭代的内在要求,又显示了保守与创新是商业模式不断洗牌的催化剂。

三大操作系统厂商与我国的利害关系

全球三大操作系统厂商微软、谷歌、苹果已经牢牢占据互联网与IT产业链的顶端,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市值、营收、利润、现金储备等方面已经与互联网应用企业拉开很大差距。

公司 市值(单位:亿美元)(截止2014.4.10)

2013年营收

(单位:亿美元)

2013年利润

(单位:亿美元)

期末持有现金及等价物总额(单位:亿美元)
苹果 4671.40 1709.10 370.37 1590
谷歌 3736.10 598.25 129.20 587.2
微软 3305.30 778.5 219 770
IBM 2037.70 997.51 164.83 ——
中国移动 1950.09 1014.44 195.9 686.90
三星 1914.89 2127 286 500
Oracle 1774.20 371.8 109 ——
亚马逊 1502.10 744.5 2.74 54.7
Facebook 1482.10 78.72 15 114.5
高通 1320.20 248.7 68.5 ——
英特尔 1314.30 527 96  
腾讯 1256.53 97.58 25.03 58.48
思科 1166.77 486 109 ——
阿里巴巴 1000(预估) 67 28 ——
EBAY 709.50 160.47 35.56 128
百度 528.27 52.77 17.38 63.48
中国电信 373.65 517.72 28.24 25.87
中国联通 330.06 416.98 16.75 34.62
联想集团 125.90 340 6.35 31

 由各大公司财务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在操作系统领域拥有竞争优势的三家企业(苹果、微软、谷歌)市值都在3000亿美元以上,远超其他的互联网应用企业、软件企业、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芯片厂商,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拥有核心操作系统优势、能够构建生态系统的企业的看好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科技企业。同时,拥有操作系统优势的三家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持有的现金储备高于列表中的大部分企业(营收或利润可以与这三家企业比肩的公司只有三星、中移动、亚马逊和IBM),这表明基于操作系统优势建立起复杂生态系统的企业创收能力、盈利能力超出互联网应用企业。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果要进入世界IT、互联网领域第一阵营,有必要在关键基础领域(如操作系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态系统。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在估值、营收等方面进入第一阵营。

三大操作系统厂商微软、谷歌、苹果均与我国有较深的利害关系。三家企业在庞大的中国市场攫取商业利益,每年获取营收超过两千亿人民币,另外还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在产业发展层面对我国相关企业也有一定市场压制影响。

公司 在华经济利益 带来的安全风险 其他利害关系
微软 在华营收占其全球营收的5% XP停服使上亿用户电脑失去防护;WIN8可信构架增强了微软对用户电脑的操控性 微软利益代言机构BSA宣扬“数字贸易自由”可能影响我国产业安全
谷歌 在华营收占其全球营收的1.5% 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我国设备厂商受制于人 安卓生态系统内病毒、恶意软件大量传播,可能造成重要信息丢失
苹果 在华营收占其全球营收的15% -- APP STORE多次下架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发的应用程序

 微软公司与我国的利害关系

1.微软XP系统停服、WIN8可信构架均给我国带来巨大信息安全隐患

Windows XP被停止服务以后,一方面会受到网络黑客的直接攻击,另一方面,会受到更高级的移植性攻击。由于微软Windows系统的内核具有传承性,当网络黑客在新操作系统上发现漏洞或寻找到攻击目标时,可以通过移植技术反推到无微软官方安全防护措施的XP系统上。微软在我国PC端操作系统市场拥有七成以上份额,政府部门也大量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由于操作系统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微软XP系统“停服”给我国带来严重信息安全隐患。

首先,XP系统“停服”使我国国家信息安全面临巨大威胁。微软windous XP操作系统在党政军要害部门以及金融、能源、电力、通讯、交通等关键基础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Windows XP系统安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政府企业用户群中所抽样的121万台电脑设备中装有XP系统的所占比例高达72.6%,可见政府与企业部门的XP使用率相当高 。XP系统停服将使大量载有重要信息的政府部门电脑设备失去基本防护,重要资料、敏感资料可能丢失甚至被盗取。

由于微软在Windows XP之后推出的操作系统都采用了“可信计算”架构,如果我国政府此次用微软新版系统替代Windows XP,那么将带来更大的信息安全问题。因为在“可信计算”架构下,没有微软的许可,软件不能运行,硬件配置不能修改。有专家认为,这使微软和NSA可以轻易地控制用户的计算机。而“Windows 8”在操控用户计算机方面比Vista走得更远,它不仅采用了和Vista相同的“可信计算”架构,而且还捆绑了微软自己的杀毒软件Windows Defender。如此,第三方杀毒软件将被扼杀,更严重的是,这使微软可以借“杀毒”之名,随时扫描用户计算机,并随时发布“补丁”,这样将在更大程度上加强对用户计算机的控制。德国《时代周报》2013年8月23日报导,该国政府及私营机构将考虑拒绝使用“Windows8”,其主要理由是微软的“可信计算”实际上是NSA的后门——它让微软和NSA事实上能远程控制任何计算机。

简单的替代,不仅使信息安全问题暴露无遗,更重要的是我国将再次失去IT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并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虽然网络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IT核心技术方面对国外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如果长此以往,我国将逐步丧失数据主导权,网络安全将无从谈起。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源,数据的价值在于流动,如果我国在IT核心技术和信息关键基础设施方面再依赖于国外技术,那么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将会处于被动局面。

其次,XP系统“停服”给我国社会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一定挑战。据《2012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微软XP系统在我国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73.5%,处于垄断地位。微软宣布停止对XP系统的支持和更新,将深度影响中国上亿用户的信息安全,个人电脑极易受到黑客攻击。

此外,我国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企业中仍有较多使用XP系统的电脑。这些电脑系统的更新与否都会带来问题。

如在银行、金融等直接关系到用户财产安全的行业,如果不及时做好安全维护工作,用户的财产安全就面临高风险;在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属性较强的行业,如果其运营系统遭到攻击,将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患者无法看病、乘客无法准时上下地铁等现象;在水电、燃气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如果智能运营系统遭受攻击,就会导致水、电、气供应出现问题,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如果对这些行业的XP系统进行替代,虽然能暂时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几年之后,替代系统将会被新的系统再替代,仍存在这些问题。微软新替代产品,一些新功能在某些行业并不适用,大量替代这些系统,不仅会造成系统功能的浪费,也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耗资巨额,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冗余的功能。

2.我国是微软重要的经济利益来源地

微软在华营收规模比较可观。在产业地位受到谷歌等竞争对手严重冲击后,微软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获取更大经济利益。

微软前CEO鲍尔默2011年5月曾表示,来自中国的营收占微软总营收的5%左右 。2013财年微软营业收入达到778.5亿美元 。如果按5%的比率推算,微软全年在中国营收约39亿美元。另外,Windows 系统OEM收入(即预装收入)是微软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约占WINDOWS部门收入的65% ,2013年微软Windows部门收入为192.3亿美元 ,由此推断Windows预装收入约为125亿美元。我国PC销量保守估计约占全球1/5左右 。由此可以简单推算,微软来自我国的预装收入可能达到25亿美元。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目前微软在全球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的优势地位被谷歌和苹果打破。因为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表现不佳,目前微软在全球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3成左右。在中国市场发力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微软的业绩。

由图表可见,微软近几年营收增长缓慢,利润略有下降。在此情况下微软亟需变革,扩大收入来源。另外,微软2013财年年报显示,其面向原始设备厂商(OEMs)的预装Windows销售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在2013财年,来自OEM方面的收入下滑了3%。微软通过Windows升级优惠(Windows Upgrade Offer)获得了5.4亿美元的递延收入,如果将Windows升级优惠剔除在外, Windows预装收入的降幅则高达10% 。

XP系统停服后,上亿XP用户中的大部分将不得不陆续升级到最新版本。微软官网显示,XP用户升级到Windows 8系统或购买Windows 8.1系统均需支付888元人民币。按1亿用户从正规渠道升级或购买来保守计算,微软至少可以收益上百亿美元。

3.微软通过利益共同体BSA倡导其产业价值主张

1998年7月20日的《财富》杂志刊登了股神巴菲特对比尔?盖茨的采访。当被问及微软的中国策略,盖茨回答:“尽管在中国每年有大约300万台电脑被售出,中国人却不会为软件付钱,不过总有一天他们会的。既然他们想要去偷,我们想让他们偷我们的。他们会因此上瘾,这样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就会找出某种办法让他们付账。”

商业软件联盟(BSA)成立于1988年,宣称以打击盗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BSA会员目前有31家,包括微软、Adobe、Apple、苹果、ARM、思科、戴尔、IBM、英特尔、尼康、甲骨文、西门子等,多数是美国公司,其中微软的营业额在所有成员中仅次于苹果、IBM。微软与BSA的关系相当紧密,BSA一直被业界作为微软的利益代言人,其公正性常受到质疑。2008年在番茄花园版Windows XP 作者洪磊被拘案中, BSA称:“受权利人委托,就番茄花园网站的侵权活动向国家版权局和公安部进行了投诉”,而权利人就是微软公司,微软公司事后也予以承认。

早期BSA是给美国代表署(USTR)经常提供301条款意见书的主要协会之一,而301条款常被美国贸易部门用来制裁我国企业。后期BSA甚至直接推动、介入甚至主导一些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

BSA于2014年初推出报告,以实现贸易规则现代化为理由,建议亚太区国家推动贸易平等透明,倡导推动如云计算等创新服务中的贸易活动,保持数据自由跨境流动的畅通,同时防止出台限制服务器或计算基础设施所处位置的法令 。在美国优势明显的全球IT产业格局下,数据自由跨境流动可能导致我国数据主导权丧失。

4.微软利用垄断地位进行捆绑销售的行为抑制创新

微软通过垄断地位进行搭售。一般认为微软试图利用其在桌上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来扩大其在其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例如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NT),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多媒体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其搭售行为损害了浏览器、办公软件厂商的利益。在国外,网景公司因此而一蹶不振。在我国,微软搭售行为也抑制了国产浏览器、办公软件企业的发展。微软的IE6.0与IE8.0合计占据浏览器市场约43%的份额,居于首位。金山WPS办公系统受到Office软件的强大竞争压力。

谷歌公司与我国的利害关系

在我国,谷歌旗下的安卓是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IDC数据显示,安卓系统2012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80%,2013年预计将突破90% 。安卓的免费、开源及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发展。但其安全问题也应高度关注。

1. 安卓独霸移动操作系统使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受制于人

在智能移动终端,安卓已经占据八成左右的份额,居于垄断地位。国内主要的手机厂商如联想、华为、中兴、小米等公司均搭载安卓系统。在日渐兴起的智能电视领域,操作系统基本也是由安卓做一定程度修改、定制的产物。这就使我国的智能终端产业严重受制于谷歌安卓,如果谷歌收紧安卓系统对厂商的授权,我国终端企业将会受到很大制约。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也对安卓系统在全球乃至国内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表示担心。白皮书指出,“我国移动操作系统研发对安卓系统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我国企业普遍在安卓基础上进行深度优化与开发,但安卓系统当前虽保持开源,但其核心技术和技术路线受到谷歌公司的严格控制,导致我国操作系统研发企业时刻面临谷歌的商业歧视,如延迟代码共享时间、通过商业协议制约终端企业等”。

2.安卓生态系统开放性特征导致信息安全问题严重

与其他操作系统平台相比,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其更容易受到病毒、恶意软件侵害。安卓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在安卓平台,各类病毒、恶意软件的数量在成倍增长,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是移动安全问题进入全面爆发的新阶段:2013年安卓(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67.1万个,较2012年增长4.4倍;用户感染恶意程序9747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了88.3%,其中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窃取和诱骗欺诈类恶意程序的感染量最高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数据也显示,2013年1-11月,CNCERT监测和网络安全企业通报的手机病毒样本有314290个,较2012年增长1倍,其中约有80%的样本针对Android平台。

手机安全厂商网秦发布的《2013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显示,Android平台安全情况严峻,96%的恶意软件均来自Android平台。

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的大量传播不仅会损害用户的移动终端硬件安全,还会造成流量消耗、资费消耗等问题,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被病毒、恶意软件感染的手机极易被黑客控制,用户的重要信息、敏感信息、隐私信息可能被盗取。

3.谷歌目前在华经济利益并不显著,但潜在利益巨大

安卓是免费的操作系统,谷歌并不从安卓系统直接获取收入。安卓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google play应用商店也尚未正式入华。不过搭载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往往会自带部分谷歌公司旗下的应用程序,如Gmail、Gtalk、谷歌输入法等。

谷歌公司目前在华业务分为三个部分:展示广告,移动广告及出口业务。其中,出口业务收入(即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推广)占到了谷歌中国总收入相当大的比重 。据艾瑞提供的数据显示,谷歌中国2011年广告营收为36.5亿 。2011年谷歌全球营收为379亿美元,按36.5亿元人民币(5.79亿美元)的中国区营收计算,中国营收占比为1.53%。

谷歌目前虽未通过安卓系统直接在华获取经济利益,但安卓已在我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占据八成份额,有着超高的市场地位,谷歌在这方面的潜在利益很大。一旦为安卓系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或将使谷歌在我国获取高额利润。

苹果公司与我国的利害关系

1.苹果每年在我国营收超两百亿美元

与微软和谷歌相比,苹果公司中国区营收占比相对较高。2013财年,苹果公司大中华区产生了27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苹果2013财年全球净营收为1709.10亿美元,大中华区营收占比为15.8%。2012财年,大中华区营收238亿美元,增长78% 。苹果全球净营收为1565.08亿美元 ;大中华区营收占比为15.2%。

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与三星几乎瓜分了全部利润,其他厂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加拿大投资银行2013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很多竞争对手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亏损状态,苹果与三星两家公司拿下了全行业109%的利润。这显示两家厂商对行业的挤压效应非常明显。

2.苹果应用商店多次下架中国互联网公司APP产品

苹果应用商店目前是全球主要的应用分发渠道,由于刷榜、条例违规、与iOS自带功能冲突、描述与实际不符、有Bug或者崩溃、山寨、侵权、包含非官方允许的功能等原因,常有APP产品被下架,我国互联网公司的APP产品也有多个被下架的案例。百度、360等公司的产品曾被全部下架。

通过总结以上内容可以发现,三大操作系统厂商每年在华营收合计约为340亿美元(2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我国网民数量虽然是全球第一,互联网企业也初具规模,但每年需要向三大操作系统厂商让渡约两千亿的经济利益,在操作系统领域毫无建树。发展国有自主操作系统是实现网络强国的重要保证。

我国为什么没有自主操作系统

目前全球操作系统领域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PC端的操作系统被微软保持,在移动端,谷歌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占据主流。在我国更是如此。三家厂商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尽管呼声很高,但成型的产品寥寥无几,市场影响力也可以忽略不计。

世界多个国家都曾推出过本国的自主操作系统,但也都难以取得市场成功。如韩国TmaxCore公司耗时四年研发了自主操作系统TmaxWindows,朝鲜于2010年3月宣称已研发出基于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古巴2009年2月宣布他们已经自行开发了一套Linux操作系统Nova,法国2009年推出轻量级操作系统SliTaz GNU/Linux,俄罗斯推出过操作系统ALT Linux,日本推出过内嵌式操作系统“TRON”,印度、伊朗也在近年宣称要推出自主操作系统。我国也曾有两款操作系统:中科红旗的“红旗Linux”和中标软件推出的“中标麒麟”。相同的是,这些操作系统市场影响力非常小 。

难以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政府哺育型的开发机制、缺乏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发展模式选择缺乏前瞻性等因素是我国自主操作系统发展不力的重要原因。

网络外部性使后发者难以赶超,生态系统构建存在很大难度

操作系统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操作系统本身是一款功能全面而先进、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强、市场定位准确的基础软件产品,还需要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由应用软件开发商、设备厂商、终端设备购买者等市场主体构成的一整套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会被市场和社会广泛接受。这就需要操作系统开发商在保障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向应用开发者、设备厂商、消费者推介并使之接受该操作系统。这本身就存在很大难度。

操作系统市场具有明显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国外操作系统平台具备先发优势,在聚集了大量用户与厂商形成较为稳固的生态系统后,产生的规模效应大增,市场后进入者很难打破既有格局。而我国软件与互联网企业缺乏足够的行业前瞻性,行业发展过程中基本是在复制国外产品与模式,发展上始终慢人一步。待国外操作系统发展成熟后我国才着手研发、推广,成功难度很大。

国外三大操作系统厂商已经依托自身优势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生态系统,从而树立了竞争优势。

在PC时代,微软与芯片厂商英特尔结盟,形成强大的“WINTEL‘生态系统,在个人计算机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微软通过收取预装费用、搭售软件等形式获取了大量收益。然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与生态系统都发生巨大变革,苹果iOS系统与谷歌安卓均采取 “操作系统+应用商店” 模式,与产业上下游的芯片厂商、应用开发者、设备厂商等建立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性能稳定的设备与丰富多样的应用程序。

苹果创造出“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平台”一体化全新商业模式。苹果公司永远处于不断扩大的应用生态圈的中心位置,拥有绝对的标准控制权。从目前苹果公司的发展模式来看,对于审核权、标准制定权的封闭垄断行为不会改变,苹果公司会通过适当的开放来提升iPhone用户的服务体验,同时获取不断庞大的产业生态圈。

谷歌实行电信运营商、芯片厂商和手机品牌运营商OHA(开放手机联盟)计划。谷歌通过由OHA成员的同盟壮大市场上的认同度,也希望通过OHA联盟成员的能力来强化与加速Android市场占有率的扩张。OHA联盟成员涵盖了各国电信运营商、手机品牌厂商、手机硬体与软件供应商,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其他有关各方构成深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借助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软件平台,在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作为行业的后进入者,我国的操作系统开发企业仅仅开发出一套操作系统完成功能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更加卓越的用户体验,更加明确的市场细分定位、更加精准、执行力强的营销策略,以打动IT设备厂商和消费者,使之接受我国的自主操作系统,形成以自主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新生态系统。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难度非常大。

我国的操作系统开发企业实力较弱,政府缺乏对操作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操作系统开发企业背景单一,实力偏弱,市场意识较差。同时,政府缺乏对操作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本来就薄弱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首先,操作系统开发主体较为单一,国有背景比较浓,民营IT企业参与少,社会化参与程度不够。我国曾经主要的自主操作系统如中标麒麟系统、中科红旗系统等都有国有背景,股东包括中科院软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等。大型民营IT企业如华为、腾讯、百度等缺乏参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出“中国操作系统”(COS)的上海联彤仍是中科院背景。参与过操作系统研发推广的民企只有阿里巴巴和同洲电子,但二者推出的操作系统(阿里云和960 OS)都受到了市场质疑,认为其自主化程度不够。

其次,与全球三大操作系统主导厂商谷歌、微软、苹果相比,我国操作系统开发企业实力明显偏弱。谷歌、微软、苹果都是市值在两千亿美元以上的全球500强企业,苹果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微软年营收达778亿美元 ,谷歌年营收也近600亿美元。这是我国IT与互联网企业无法比拟的。清算前的中科红旗年营收仅1000万人民币左右。中标软件年收入只有5000万左右。同洲电子2013年营收为19.56亿元,净利润只有3415.65万元。可以说实力差距非常明显。

另外,我国的操作系统开发主体主要做政府与企业项目,缺乏向消费者推广的思维与能力。据披露,“中科红旗”收入严重依赖“核高基”项目,在2012年下半年,由于“核高基”项目资金基本用尽,资金链断裂。2014年2月公司正式解散 。中标软件官网显示,其核心产品在政府、金融、教育、财税、公安、审计等行业得到应用。由此可见,我国的操作系统开发企业聚焦于政府与企业项目,缺乏对更为广阔的消费者市场的开拓。

我国操作系统开发企业本就实力小且分散,发展过程又缺乏顶层设计。政府采取“撒胡椒面”的做法对多个组织的研发提供财政支持,导致多个组织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研发,缺乏对国内资源的有效整合,无法形成合力对抗国外实力强大的巨头,也就无法产生与国外三大操作系统相抗衡的大企业,因为一个操作系统不是国内一家或几家企业想做就能做成的。

我国政府哺育型开发机制使企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缺乏市场生存能力

操作系统的开发可以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但市场推广与普及只能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进行。而我国目前的操作系统的开发与推广过程中政府导向较为明显,缺乏市场导向,行政色彩较浓,导致操作系统开发运营过程中市场化思维不足,开发企业对国家财政支持依赖严重。

负责开发操作系统的企业易成“政府哺育型”企业,依靠政府订单、政府补贴、政府专项课题获取收入,缺乏市场基因,难以做大做强。国家支持开发自主操作系统,例如“核高基”重大专项着力支持操作系统建设,为此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支持。但一些企业对此形成了依赖。有的企业完全依赖于“核高基”等项目专项基金、政府采购订单,一旦失去政府哺育就陷入破产境地。更有的企业为了汲取政府的科研项目拨款,陷入知识产权纠纷。2014年初解散清算的中科红旗公司曾是国产自主操作系统代表厂商,但自2008年以来,一直靠申请“核高基”项目课题获取收入,产品不贴近市场,得不到消费者认可。另一个自主操作系统“麒麟系统”曾被质疑抄袭美国的FreeBSD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商业模式不断变化,我国操作系统发展缺乏前瞻性,始终处于跟随、模仿地位

操作系统商业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开发企业需要具备前瞻性,把握发展大趋势。但遗憾的是,我国的操作系统发展思路始终是复制美国已有的产品与模式,结果在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在操作系统商业化发展初期,以微软为代表的模式统治了市场。开发企业与芯片等硬件厂商合作,采取授权、预装等方式占领市场,设备厂商向其支付费用。这一直是我国操作系统开发企业模仿的目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安卓系统以其卓越性能为基础,作为开源软件免费给设备厂商使用,构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智能移动终端生态圈,迅速占据了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谷歌则以在系统中安装谷歌应用程序为获利手段;在云计算时代,操作系统的核心架构与形态又在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用新思路做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必须全面转向“云”,以“云”为制高点,使用户便捷地享受云服务。同时,在云时代,中间件系统平台的作用更加凸显,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操作系统环境。这就使操作系统地位受到一定削弱。

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技术产品,操作系统技术与模式变化很快。而我国企业在发展操作系统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始终以在国内复制外国产品与模式为目标,很难赶上国外巨头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就很难占据主动。

我国自主操作系统迎来历史最佳机会窗口

微软将终止支持“视窗XP”(XP)事件不仅仅是一项重大信息安全事件,需要制定应对措施,而且由此也产生了用国产操作系统替换XP的客观需求,这是我国软件界几十年难逢的机遇,国产操作系统如能首先从桌面电脑切入市场,今后也有可能再扩展到移动终端市场。微软XP事件将会成为中国自主可控政策的转折点,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突破点。

目前,我国在网络规模、技术储备方面资源优势凸显,借助微软XP停服的难得机遇,搭建国有操作系统的生态系统,是最符合我国现有行业、企业和用户需求的。

XP停服既是最大挑战也是最大机遇

微软XP停服,使我国数亿台电脑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而在此之前,全球操作系统一直被Windows、Andriod、iOS垄断,其他国家并没有研发自有操作系统,所以微软XP的停服,给我国乃至全球带来了严峻的技术挑战。

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发展,给Android和iOS系统提供了超越Windows的机遇一样,微软XP的停服,势必倒逼中国自有操作系统产业的发展,我国迎来发展自主操作系统产业的最大机遇。

1.移动互联网全面到来,微软迅速边缘化

自2004年移动互联网萌芽,到2007年的急速发展,移动互联网9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也大规模爆发。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已赶超PC互联网,ID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3.6亿,占互联网用户比例51%;2017年将增长至22.7亿,占互联网用户比例64%。可见,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逐渐失去了桌面时代的风光。正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配置有Android和iOS系统的设备快速取代了传统Windows PC,微软在个人计算机市场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从大约90%的位置,跌到了不足1/3。

2.用户对操作系统感知度降低,微软卖拷贝商业模式已面临淘汰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和Web技术的发展进程,用户对于桌面与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感知程度正在下降,消费者的注意力目前牢牢盯在应用层面,而非操作系统层面上。用户对微软操作系统的升级需求正在减弱,针对XP停服后升级意愿的调查显示,60.6%的用户表示停止服务前不会更换系统 。在移动智能终端服务领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在任何一款应用服务中,都同时存在着至少iOS和Android版本。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各类应用将扮演均衡器的角色,并使操作系统的重要性逐步降低甚至消失 。

软件即服务开始越发普及,很多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云计算存储服务,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在浏览器中运行。在企业市场,随着云计算服务接管越来越多的功能,以往的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正在过时。在后台,也就是负责处理云计算服务的数据中心里,则由一排一排的服务器来运行虚拟操作系统,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微软买软件拷贝模式将很快被时代淘汰,操作系统的免费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微软XP停服为我国打造自有操作系统产业生态,从IT/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芯片制造商再到软件应用开发商等全新的生态系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具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资源优势

网络规模方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宽带网民数和国家域名注册量, PC出货量和拥有量也是世界第一。同时,政、产、学、研、用各界也投身到科技产业中,献计献策。可见,我国作为网络大国的资源优势已经显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是我国发展自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最佳突破口。

1.首屈一指的网络大国

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宽带数以及PC出货量和拥有量,是我国网络实力不断增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1995年至2012年的17年间,我国网民数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到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末网民数量已达5.7亿人;网络普及率大幅提升,网民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2.3%;在全球网民中的占比也升至22.8%,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我国网民数量的强劲增长,美国网民数量虽然也在缓慢增加,但占全球网民的比例却大幅下滑,由1995年的55.3%降至10.1%。

在宽带接入用户数量方面,我国在2009年第一季宽带接入用户达到约8809万,在全球宽带用户中的占比达到28.39%,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宽带接入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时期美国的宽带接入用户约为8397万人。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一季度在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上,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约为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四国宽带用户的总和。

截至2013年1月,中国智能设备激活量仅次于美国,且差距非常小。中美两国的智能设备激活量遥遥领先其他市场。排名第三的英国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差距很大,2013年1月仅为4300万部,韩国(3000万部)和日本(2900万部)分列第四、五名。虽然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截至2013年1月,该国智能设备使用量仅为1900万部,与俄罗斯和巴西并列第九。

网络技术的改进、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从目前的网络规模来看,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资源优势已经显现,我国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网络实力不断增强并将在国际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

2.可整合的技术创新资源

我国企业在整体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要依靠单个企业发展操作系统,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比较强的企业和人才。

近期,微软XP停服,使我国数亿台电脑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关键行业,面临着机密信息泄露的风险。为增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可信计算联盟、中国TD产业联盟、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互联网实验室和中国有关“政产学研用”各界,发起组建“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联盟”)。

同时,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中兴、联想等也具备雄厚的资本优势和产业生态构建经验,如果能够吸引这部分资源,我国操作系统产业的发展将又增添一股创新力量。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相关部委或联盟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整合中国各界资源,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国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解决我国在这一关键核心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的问题。

战略对策

当前环境下,我国开发全新的自主操作系统并非易事。除了需要IT/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芯片制造商等组成的产业链的紧密配合,同时还需要政策层面、产业层面的支持,并且在战略上制定好目标,统筹资源,协同创新,才有望与国外三大操作系统相抗衡。

战略规划:构建双层制度,实现政策、模式、机制创新,赢得操作系统之战

1.双层结构:制度上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层模式,产品模式上实现OS和应用平台的双轮驱动

制度上,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双层管理模式。

首先,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励企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能力。加强引导国家科技计划在立项、实施、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实施和监督,整合全国资源,避免“撒网捞鱼”的作法,而是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重点突破,实行操作系统产业化。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更好地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

其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组建“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联盟”)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界资源,避免创新资源碎片化,在行业主管指导下,迅速发展可替换XP的国产操作系统。

目前,中国智能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已得到我国“政”、“产”、“学”、“研”、“用”各界的广泛支持。联盟将做好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指引下,以替换XP为契机,从桌面到移动领域,用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中国操作系统占领政府和重要行业,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将中国人民从微软(和其他外国公司)的“怀抱中”解脱出来。

模式上,制定开放、创新的战略战术,实施双平台战略。

首先,采用开放的模式,实施双平台策略。即将微软产品逐渐弱化和屏蔽,在PC领域复制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模式,弱化操作系统的作用,打造开放式的第三方应用平台,从而凸现应用的重要性,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其次,创新模式,借鉴智能手机领域成功的应用商店模式。通过吸引和汇聚无数的开放式力量,借助充分平等、自由竞争的开放平台,最大程度激活应用的丰富性。

此外,操作系统应适应流行的“应用商店”模式,做操作系统的要专注于核心,应用要靠广大软件企业和软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样,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系统才能繁荣起来。

2.搭建包括IT/互联网、运营商、终端、应用及政策在内的自有操作系统产业生态

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市场问题,而是生态问题。所以,要发展我国自有操作系统,首先要把整个产业生态搭建起来。

自有操作系统产业生态中,既包括IT/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终端芯片制造商、软件应用提供商等组成的产业链的紧密配合,同时还需要政策层面、产业层面的支持。搭建国产自有操作系统产业生态,应由政府牵头,给予政策支持,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界的资源与优势,引入民间资本,建立自上而下的技术标准体制和产业规范,充分调动相关行业、企业以及个人的创新积极性,打造利于整个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

战略实现路径构建:分行业、分步骤制定分阶段实现路径,稳步推进

1.分阶段制定1-3年、3-5年、8-10年及未来的实现路径

从战略上讲,我国要首先制定好国产操作系统研发的实现路径,实现路径要分阶段、可操作,不能一蹴而就。

目前来看,我国操作系统的研发进度可以设定为:

1-3年实现微软XP服务的接管工作并研发国有操作系统实现初步替代微软XP:首先,一年内先对微软XP停服后的服务工作进行接管,保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包括百度、金山、360、瑞星、腾讯等在内的企业已经推出了针对XP系统退役后的免费安全解决方案。国家相关部门可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资源和能力进行评估,统筹安排好服务接管工作。其次,在对微软XP服务进行接管的基础上,研发国有操作系统并实现初步替代,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

3-5年进行国有操作系统的试点推广工作,并实现与Windows、Android、IOS等主流系统共同主导市场,占据国内市场25%的份额。目前,中国相关企业与机构正在筹建操作系统产业发展联盟,争取妥善做好用国产操作系统对XP的替换工作。

8-10年实现大规模市场推广,争取能够占据国内市场50%的份额。鉴于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极其庞大和复杂,不能采用完全封闭的方式,每行代码都自己来写。现存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或多或少继承了Unix、Linux和Windows这三家,它们中无论哪一家都至少有20年的历史。所以国产系统应“站在巨人肩上创新”,善于运用开源软件。

同时也希望,随着未来我国网络实力的增强,我国自有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够搭建好自有的生态系统,并逐步实现全球化。

2.实现政府、关键行业、一般行业和普通用户分步走策略

鉴于“视窗8”的“可信计算”架构会使用户电脑被微软高度掌控,其捆绑的自有杀毒软件Windows Defender使其可以借“杀毒”之名,随时扫描用户计算机,并随时发布“补丁”,也大大加强了对用户计算机的控制,同时可以掌握国家和关键行业的信息数据,信息安全问题无法保障等问题,我国不同层面的市场应采取政策防止自身数据受到侵害。

首先,防止“视窗8”进入政府和重要行业。包括党政军在内的政府市场,应拒绝微软设定的升级路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拿出可行方案,实施系统接管和过度。建议通过信息安全审查制度等方式,不许“视窗8”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不许重要行业采用“视窗8”。先叫停了“视窗8”,为国产操作系统替换XP赢得时间。

其次,在关键性行业,要拒绝升级,坚持安全第一,实施系统接管和过度。政府和关键性行业两大市场是我们的重要市场,涉及更多国家安全和行业安全数据,所以我们要首先确保这两大市场的信息安全,并实施系统接管和过渡。

第三,对于一般行业,可以暂不强制要求,目前建议不升级。

第四,对于普通个人用户,尊重用户的自由选择。我们相信,随着产品的成熟,通过市场化力量,我国一定能够找到长期的发展方向和成长空间。

战略实现保障机制:注重模式创新,关注用户体验,维护信息安全

1.以全球化的视野发展国产操作系统

发展我国自有操作系统,要具备全球视野,避免狭隘化。以做强、做大应用平台为着力点,摆脱操作系统垄断的局面,使得中国软件产业和应用服务产业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并进一步引发全球PC领域的一场革命:彻底将操作系统基础化、免费化,而以应用的极大丰富为发展重点。

将升级重要性已经一降再降的操作系统底层化、基础化,而形成开放式应用商店模式,通过应用的繁荣让这些配置有限、预算有限的PC用户,可继续享受互联网的创新和进步。

2.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为用户创造价值

首先给用户安全感:当下的任务重点,是让用户安全,而不是升级、替代等下一步的事情。在4月8日之前,我们的政府、业界和企业必须拿出有效措施,确保XP用户安心、放心地继续使用,让微软“恐吓”用户的招数彻底失效。这是短期必须实现的目标。

其次给用户选择权: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打破全国用户因为受制于微软垄断而被任意胁迫、别无选择的尴尬境地。出台相关政策和方案,让用户可以挣脱垄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无论是选择继续使用XP,还是选择国产替代,还是升级微软产品,解放用户,让用户具有自主选择权。这是接下来中期阶段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最后,给用户不断创造价值:创造超越用户期望的价值,享受比原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性价比。要提供适应多种应用环境的、从XP到国产操作系统的迁移工具,尽可能减少用户转换操作系统花费的代价。根据具体情况,可提供用国产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全部替代XP的方案,也可提供只替换操作系统,而仍使用全部或部分XP应用的方案。总之,通过创新模式,创造高于微软的价值,实现微软边缘化,这是长期的目标。

3.建立系统严格的制度并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来保障信息安全

首先,在关键行业,坚持自主可控的原则。这方面,有效防御是我们的目标,但不是简单封闭,简单的国产替代化。很多不可替代的国外产品,我们可以通过系统严格的相关制度来保障安全,包括实行国际通行的安全审查制度、首席安全官制度、源代码托管制度和供应链安全制度,尤其是数据主导权制度。

同时,制定桌面操作系统标准,增加国产操作系统及其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包括大字符集标准GB13000-2000,文档格式标准UOF 2.0,等级保护标准、密码标准、云信息安全服务标准等。

其次,为了有效杜绝棱镜门类似的事件发生,国外操作系统为中国境内的用户服务,包括升级更新等,其服务器都应该在境内完成。核心的关键性数据不能简单地跨境流动。作为全球第一大PC市场和第一大PC保有量市场,中国可以与欧盟等合作,制定国际通行的数据跨境流通规则。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