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必须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大业、用法治观念夯实执政根基。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充分发挥法治在经济建设中的规范作用、在政治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我们对法律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改革,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只有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衰,则国弱民穷;法治兴,则国强民富”,法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法治是必要途径。只有以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奋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法治中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相伴而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当前,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立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和形势要求,切实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立法工作之中,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按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要求,以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为重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要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要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同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筑牢法治“篱笆”、遏制权力“越线”。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防线,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要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同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推进严格司法,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最好的法律不是印在纸面上的条款,不是写进判决书里的文字,而是铭刻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行为准则。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上层建筑,更需要让法治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信仰。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人才保障,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对法治人才工作进行了深刻阐述,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法治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更加注重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作者系江西省社联副主席、法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