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家有希望也有担心。目前,首先要把这一步继续抓好,起“徙木立信”的作用。这件事情要牢牢抓住,善做善成,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2014 年3 月5 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4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了上海代表团的审议会。在会上,花蓓代表就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提出建议。习近平在回应花蓓的讲话中,引用了“徙木立信”的典故。
“徙木立信”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徙木立信”讲的是商鞅变法时的一个故事。商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乃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原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又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强盛之国,史称“商鞅变法”。秦孝公即位后,决定改革强国,下令招贤。商鞅由魏入秦,受到重用。他想要变法,但又担心天下人非议自己,于是在法令拟定尚未发布时,为取信于百姓,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起一根高三丈的木柱,以十金招募能把这根木柱从南门移到北门的人。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木柱。于是商鞅又说:“能够搬走这木柱的人,奖赏五十金。”有一人就来搬了木柱,商鞅立即奖赏五十金,以证明自己有信用,不会欺骗百姓。“徙木立信”就被用来表示发布政策要说到做到,取信于民。
同为改革家的北宋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赞扬商鞅变法:“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用的就是徙木立信的典故。王安石对商鞅的盛赞,不免隐含有自己壮志未酬的惆怅,因为他同样在北宋实施变法、推行新政,但是未能如商鞅般“政必行”。
任何政令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最终只是一纸空文。当年商鞅为了使“政必行”,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其二是对反对新法者严惩不贷,尤其是对权贵。有令出即行的决心,还有能够保证政令畅通的手段,才能保证“政必行”。
中共中央的八项规定,是在2012 年12 月4 日政治局会议上通过的。此时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制定这一规定,目的是回应老百姓最关注的党的作风问题,以期通过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而且首先要求中央政治局身体力行,重整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八项规定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自己的执政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发出的从严治党的庄严承诺。
八项规定实施以后,取得了切实的成效,赢得了群众一片叫好之声。但是,也有群众对这一规定能否长期执行怀有疑虑。因为过去党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权限,制定过许多“负面清单”,但在执行中,或雷声大雨点小;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得不到有效执行;或实行一段时间后,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被束之高阁。这种情况多了,不仅失去了“规定”的权威性,而且会失去群众的信任。这也是花蓓代表建议从源头上、制度上持续巩固和推进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取得成效的背景。
习近平回应花蓓代表的建议时表示,要让中央的八项规定起到“徙木立信”的作用,就是要让这庄严承诺如同准备变法的商鞅一样,令出必行,让群众看到决心,取得群众的信任。
一个人要“言必行”,一个国家要“政必行”,关键在落实,在执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纪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把纪律当成“稻草人”,不在乎?就是因为执行得不好,常常重“立法”而轻“执法”。现在,从习近平要让八项规定起到“徙木立信”作用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如当年商鞅变法时那种“能令政必行”的果敢,那种“令下如山”、说到做到的气魄。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授权连载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